【壓縮機網】結合我廠近5年來大機組所發生的故障,統計出大機組各部件的檢修數據,列入檢修數據表中,通過查看某部件的歷史檢修時間間隔,綜合分析大機組該部件的故障檢修周期與該故障的發生時間點,可對大機組各部件存在的故障進行風險預判,及時組織預知維修,確保機組的安全平穩運行。
一、關注異常的主要內容
1.梳理機組部件檢修周期,實現預知維修
制定每臺機組故障發生周期預測圖,判斷每年單臺機組重復性故障發生的月份,作為車間大機組預知維修的基礎支撐。在下個故障發生前,提前進行維護檢查,消除機組隱患,保證機組長周期運行。
2.關注機組聯鎖參數異常變化,避免非計劃停車
安排專人負責,每天對運行機組的關鍵參數進行監控、記錄、分析和對比,繪制重點運行參數曲線圖,查找異常波動點;同時查閱近一段時間的機組聯鎖參數運行趨勢圖,認真關注異常,及時分析判斷,通過日對比找變化、周分析做判斷、月總結理思路。另外,操作人員也利用監盤和崗位巡檢,時刻關注設備運行參數異常,及時安排維護保養,將機組非計劃停車的風險降至最低。
3.積累機組檢修數據,完善圖表及維護策略
針對機組的每次檢修,將大機組檢修記錄做細做實,每次檢修認真填寫檢修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檢修工序。檢修完畢后及時將檢修時間、檢修內容、試車情況記錄歸檔保存,并完善機組離散分析變量,進一步進行圖表的繪制,為后續分析機組故障點檢修周期提供數據支撐。
二、關注異常的實際應用
結合離散數據分析的主要內容,以我廠8#機組進行分析說明,共采集8#機組離散分析數據共47個點,通過分析推斷各部件故障的個性規律為:
1、儀表檢修元器件故障
儀表探頭元器件故障,可在機組檢修時同步安排檢查儀表元件情況并進行校驗。根據檢修周期分析,該機組二級振動探頭、前置器及延伸電纜更換間隔基本為27個月更換一次,而三級振動探頭、前置器及延伸電纜周期也在29個月左右,故可基本確定8#機組振動儀表元器件的更換周期為28個月(至少需安排計劃停機后進行全面檢查、校驗)。
2、葉輪清洗作業
根據以往檢修履歷,該機組一、二、三級葉輪每年需要清洗一次,葉輪清洗多發生在4-11月份,主要是由于沙塵天氣影響,空氣中的粉塵與壓縮飽和濕空氣凝結在葉輪表面致使動平衡發生輕微變化,造成機組振動值波動,可將葉輪清洗時間安排在5-6月份之間。
由于8#機組電機自安裝投運后只進行過一次專業清洗,機組電機專業清洗后數據需進一步積累分析,經查閱相關機電設備高壓電動機維護保養要求每4年需進行一次專業整體檢修清洗,按此要求8#機組電機下次進行專業清洗可按4年進行,并根據機組運行的實際電機定子溫度變化,持續超過135℃,經吹掃也未見明顯下降后,可安排將機組運至電機廠進行專業清洗。
電機吹掃作業:根據8#機組電機專業清洗前檢修歷史記錄分析,該電機應一般每隔17個月進行一次電機吹掃作業,并根據運行電機定子溫度變化情況,包括風道吹掃、過濾棉檢查吹掃和更換等,可有效降低電機定子溫度。
三、大機組故障檢修小結
通過以“管住大機組、穩定大系統”為工作目標,開展“故障異常分析工作法”,我廠大機組管控取得較好成效。下一步,我們還要根據近幾年大機組的檢修數據,進一步積累基礎數據,及時預判機組風險、關注異常實現機組計劃檢修;同時,還要將此方法進行推廣應用。
![20240927413792.jpg 133.JPG](/uploadfile/2024/0927/20240927413792.jpg)
作者簡介
周富俊,工程師,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一直從事離心壓縮機運行維護工作。
【壓縮機網】結合我廠近5年來大機組所發生的故障,統計出大機組各部件的檢修數據,列入檢修數據表中,通過查看某部件的歷史檢修時間間隔,綜合分析大機組該部件的故障檢修周期與該故障的發生時間點,可對大機組各部件存在的故障進行風險預判,及時組織預知維修,確保機組的安全平穩運行。
一、關注異常的主要內容
1.梳理機組部件檢修周期,實現預知維修
制定每臺機組故障發生周期預測圖,判斷每年單臺機組重復性故障發生的月份,作為車間大機組預知維修的基礎支撐。在下個故障發生前,提前進行維護檢查,消除機組隱患,保證機組長周期運行。
2.關注機組聯鎖參數異常變化,避免非計劃停車
安排專人負責,每天對運行機組的關鍵參數進行監控、記錄、分析和對比,繪制重點運行參數曲線圖,查找異常波動點;同時查閱近一段時間的機組聯鎖參數運行趨勢圖,認真關注異常,及時分析判斷,通過日對比找變化、周分析做判斷、月總結理思路。另外,操作人員也利用監盤和崗位巡檢,時刻關注設備運行參數異常,及時安排維護保養,將機組非計劃停車的風險降至最低。
3.積累機組檢修數據,完善圖表及維護策略
針對機組的每次檢修,將大機組檢修記錄做細做實,每次檢修認真填寫檢修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檢修工序。檢修完畢后及時將檢修時間、檢修內容、試車情況記錄歸檔保存,并完善機組離散分析變量,進一步進行圖表的繪制,為后續分析機組故障點檢修周期提供數據支撐。
二、關注異常的實際應用
結合離散數據分析的主要內容,以我廠8#機組進行分析說明,共采集8#機組離散分析數據共47個點,通過分析推斷各部件故障的個性規律為:
1、儀表檢修元器件故障
儀表探頭元器件故障,可在機組檢修時同步安排檢查儀表元件情況并進行校驗。根據檢修周期分析,該機組二級振動探頭、前置器及延伸電纜更換間隔基本為27個月更換一次,而三級振動探頭、前置器及延伸電纜周期也在29個月左右,故可基本確定8#機組振動儀表元器件的更換周期為28個月(至少需安排計劃停機后進行全面檢查、校驗)。
2、葉輪清洗作業
根據以往檢修履歷,該機組一、二、三級葉輪每年需要清洗一次,葉輪清洗多發生在4-11月份,主要是由于沙塵天氣影響,空氣中的粉塵與壓縮飽和濕空氣凝結在葉輪表面致使動平衡發生輕微變化,造成機組振動值波動,可將葉輪清洗時間安排在5-6月份之間。
由于8#機組電機自安裝投運后只進行過一次專業清洗,機組電機專業清洗后數據需進一步積累分析,經查閱相關機電設備高壓電動機維護保養要求每4年需進行一次專業整體檢修清洗,按此要求8#機組電機下次進行專業清洗可按4年進行,并根據機組運行的實際電機定子溫度變化,持續超過135℃,經吹掃也未見明顯下降后,可安排將機組運至電機廠進行專業清洗。
電機吹掃作業:根據8#機組電機專業清洗前檢修歷史記錄分析,該電機應一般每隔17個月進行一次電機吹掃作業,并根據運行電機定子溫度變化情況,包括風道吹掃、過濾棉檢查吹掃和更換等,可有效降低電機定子溫度。
三、大機組故障檢修小結
通過以“管住大機組、穩定大系統”為工作目標,開展“故障異常分析工作法”,我廠大機組管控取得較好成效。下一步,我們還要根據近幾年大機組的檢修數據,進一步積累基礎數據,及時預判機組風險、關注異常實現機組計劃檢修;同時,還要將此方法進行推廣應用。
作者簡介
周富俊,工程師,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一直從事離心壓縮機運行維護工作。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