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蕩氣回腸的輝煌
【壓縮機網】柳州壓縮機產業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70年來,柳州生產的壓縮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行各業,并出口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紡織、化工、醫藥、冶金、礦山、機械制造、汽車、輕工、建筑、建材、玻璃、食品、電力、城市煤氣輸送、道路施工、鐵路建設、國防工程等行業領域,是柳州市最早過億產值的行業之一。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先后成立了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等國有控股企業,柳州市壓縮機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聚集各種人才,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開拓市場,不斷擴大規模。這一時期,柳空、柳二空發展最快。20世紀80、90年代,柳州市壓縮機產業進入了發展的輝煌時期,也是柳州市國有壓縮機企業快速發展,民營企業陸續出現的時期。下圖為柳二空。
主要表現在:
(1)技術創新不斷
柳州市壓縮機產業自誕生以來,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發展要務,不論是整機制造企業還是零配件加工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于產品開發、設備更新、生產線改造,產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詳見表1。
這一時期,柳州制造的壓縮機在國內市場赫赫有名,如柳空生產的D-120/1.5型煤氣壓縮機,在北京亞運會期間承擔了火炬燃氣的輸配重任;柳空生產的VY-9/7型空壓機、柳二空生產的ZW-6/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曾經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柳空生產的L-22/8型空壓機、柳二空生產的ZW-10/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曾經榮獲原機械部部優產品;柳州自行設計生產的VY-9/7、L-22/8型空壓機、ZW-6/7、ZW-10/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等產品在壓縮機行業赫赫有名。后來,又陸續設計開發的L-60/4煤層氣(瓦斯氣)壓縮機、DW-100/8無油潤滑壓縮機、L-55/2型撬裝式空氣壓縮機、渦旋式汽車空調壓縮機、LUT系列無油離心式壓縮機、LU30-90齒輪傳動螺桿機等新產品很受全國市場歡迎。


柳州壓縮機產業發展過程也是品牌建設及發展過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環宇”、“力風”、“龍泉”三個企業的注冊商標在行業中成為三個響亮的壓縮機品牌,在全國各地展示著柳州制造的力量。再后來,“富達”(LIUTECH)品牌的影響力逐漸增強,聯合盛通的“BONCO”、阿耐斯的“ANICE”、津宇機械的“BRONCO”等品牌在國內市場擁有不可小覷的品牌效應。見表2。
(2)產品體系完善
柳州壓縮機產業的產品是國內空壓機品種最齊全的。依其壓縮氣體方式的不同,包括了現有三大壓縮機技術體系,即活塞式、螺桿式、離心式壓縮機。依其排氣量的不同,產品包括了微型(排氣量<3m3/min)、小型(排氣量3~10m3/min)、中型(排氣量10~100m3/min)、大型(排氣量>100m3/min)壓縮機。依其用途的不同,產品包括了動力用(壓縮介質為空氣)和工藝用(壓縮介質為特殊氣體,用于工藝流程中氣體的壓縮和輸送)壓縮機兩種。壓縮介質包括氧氣、聚氯乙烯氣、煤氣、天然氣、氮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天然氣、氯乙烯等氣體。依其有無潤滑油分類,產品涵蓋了有油潤滑和無油潤滑壓縮機兩大類。
(3)銷售網絡完善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柳州壓縮機產業已經培養及擁有了一批穩定的用戶。為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全國重點空壓機制造企業的柳空以柳州市總部為中心,在北京、天津、太原、沈陽、哈爾濱、西安、蘭州、格爾木、烏魯木齊、成都、貴陽、昆明、武漢、鄭州、長沙、上海、南京、濟南、福州、廣州等地設有20個駐外辦事處,在其它地區還設有22個銷售服務網點。
另一個全國重點空壓機制造企業——柳二空在全國18個省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常州、昆明等設立了辦事處。
后來崛起的外資企業柳州富達在全國設立了28個辦事處和66個授權經銷商。
其它如聯合盛通、阿耐斯、津宇機械等壓縮機企業根據企業發展特點,在國內主要城市設立了銷售點。柳州壓縮機產業在國內形成了完善、重疊的銷售網絡。
(4)聚集效應明顯
21世紀以來,柳州壓縮機產業的品牌效應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壓縮機產業,如新成立的柳州高新區浦發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柳州志寶機械有限公司、柳州市盛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吸引了國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如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美國聯合盛通、美國阿耐斯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澳大利亞UNITED等,柳州市壓縮機產業的聚集效應不斷增強。到了2000年,已擁有柳空、柳二空、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柳州市聯合盛通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阿耐斯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津宇機械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浦發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三立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等20多家整機制造企業;擁有10多家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大多數屬于自產自銷型),其中如柳州金象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柳州志寶機械有限公司等主要為柳州富達配套零配件;柳州環宇壓縮機配件廠、柳州市盛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專為柳空提供零配件:擁有柳州市富斯達壓縮機銷售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東風壓縮機配件公司、柳州市源力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市丞瑞壓縮機銷售處、柳州壓縮機經濟技術協作公司等二十多家專業代理壓縮機及零部件產品銷售的企業。
二、輝煌的發展歷程
1991年在全國壓縮機行業統計的14家骨干企業中,柳二空的產品銷售收入以8898萬元位居行業第二;柳空的產品銷售收入以6951萬元位居行業第六;柳微空1991年的產品銷售收入為945萬元。
1993年,根據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精神,由柳空和柳二空組成“柳州聯合壓縮機制造公司”,開始嘗試松散型的聯合發展。
1993年,柳空與香港遠東發展機械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柳州環宇壓縮機有限公司。
1994年,柳二空為了獲得進一步發展,與意大利福來德滿機械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螺桿壓縮機。柳州市壓縮機產業實現了廣西大中型機械工業企業對外合資合作的歷史性突破。
1997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從區域性經濟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統籌考慮做大做強壓縮機產業,決定以柳空、柳二空為主體組建“柳州空壓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柳壓集團)。


2000年,在行業統計的12家骨干企業中,柳壓集團的產品銷售收入以28862萬元位居行業第二,從業人員達到3854人,產品銷售收入僅次于上海壓縮機有限公司。
三、逐漸衰退的惋惜
2000年以后,我國壓縮機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壓縮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小型、微型壓縮機市場。而柳州壓縮機產業的三家龍頭企業也即國有控股企業——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相繼投入改制的時代洪流。在各種矛盾、各方面利益、新老問題的相互交織中,進行了艱苦的內外部調整,但在企業改制與發展突破的問題上決策層、管理層出現了較大的分歧,由此引發了三家企業改制過程的動蕩與曲折。
2002年8月,成立不滿五年的柳壓集團分立,期望以集團運營鞏固柳州壓縮機產業的良好愿望付之東流。
2002年,柳二空把持有的柳州富達股份全部轉讓給全球最大的壓縮機供應商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瑞典)。
柳空、柳二空因改制不徹底存在較多問題,柳州市壓縮機國有控股企業從2002年開始連年持續下滑,與國內其它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詳見表3。
同時,三空、神力、金牛等幾家集體小企業,都未能在業務的持續經營上有新的突破,基本處于生產停滯或是陷入經營困境,柳州壓縮機產業經營業績持續下降(見左圖)。
再后來,在國有控股企業持續滑坡的情況下,部分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抓住國內壓縮機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步入了快速成長的軌道。外資企業柳州富達憑借螺桿壓縮機方面的競爭優勢獲得了快速發展,異軍突起,以經濟總量的絕對優勢成為柳州市壓縮機產業新的龍頭老大。2012年,銷售額達65000萬。

而柳空于2013年加入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柳工集團,柳工集團與柳州市產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在柳州壓縮機總廠簡稱“柳空”的基礎上重組成立了柳工(柳州)壓縮機有限公司。原來的柳空廠區被改造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柳空文創園,“柳空”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如今的柳工(柳州)壓縮機有限公司入駐柳工工業園,主要生產移動式螺桿空壓機。

2003年柳二空改制為民營,生產廠區遷到龍潭路。專注生產中大型活塞式無油潤滑氣體壓縮機(壓縮介質除了空氣以外,還能壓縮氧氣、氮氣、氫氣、氬氣、氯乙稀、六氟化硫、氧硫化碳、煤氣、天然氣等特殊混合氣體)和高壓力移動式螺桿空壓機。


2017年,柳州富達一分為二,移動機事業部留在柳州,固定機生產轉移到無錫,業務轉移到上海。

至今,柳州空壓機年產值不足5億了,但柳州的空壓機人才濟濟,無論從設計、生產、管理、服務人才都是行業不可多得。可惜的是這些人才只能遠在他鄉或轉行了,如果在沿海地區奇缺人才的壓縮空氣設備行業,他們就是寶貝啊!
來源:本站原創
一、蕩氣回腸的輝煌
【壓縮機網】柳州壓縮機產業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70年來,柳州生產的壓縮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行各業,并出口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紡織、化工、醫藥、冶金、礦山、機械制造、汽車、輕工、建筑、建材、玻璃、食品、電力、城市煤氣輸送、道路施工、鐵路建設、國防工程等行業領域,是柳州市最早過億產值的行業之一。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先后成立了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等國有控股企業,柳州市壓縮機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聚集各種人才,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開拓市場,不斷擴大規模。這一時期,柳空、柳二空發展最快。20世紀80、90年代,柳州市壓縮機產業進入了發展的輝煌時期,也是柳州市國有壓縮機企業快速發展,民營企業陸續出現的時期。下圖為柳二空。
主要表現在:
(1)技術創新不斷
柳州市壓縮機產業自誕生以來,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發展要務,不論是整機制造企業還是零配件加工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于產品開發、設備更新、生產線改造,產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詳見表1。
這一時期,柳州制造的壓縮機在國內市場赫赫有名,如柳空生產的D-120/1.5型煤氣壓縮機,在北京亞運會期間承擔了火炬燃氣的輸配重任;柳空生產的VY-9/7型空壓機、柳二空生產的ZW-6/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曾經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柳空生產的L-22/8型空壓機、柳二空生產的ZW-10/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曾經榮獲原機械部部優產品;柳州自行設計生產的VY-9/7、L-22/8型空壓機、ZW-6/7、ZW-10/7型無油潤滑空壓機等產品在壓縮機行業赫赫有名。后來,又陸續設計開發的L-60/4煤層氣(瓦斯氣)壓縮機、DW-100/8無油潤滑壓縮機、L-55/2型撬裝式空氣壓縮機、渦旋式汽車空調壓縮機、LUT系列無油離心式壓縮機、LU30-90齒輪傳動螺桿機等新產品很受全國市場歡迎。
柳州壓縮機產業發展過程也是品牌建設及發展過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環宇”、“力風”、“龍泉”三個企業的注冊商標在行業中成為三個響亮的壓縮機品牌,在全國各地展示著柳州制造的力量。再后來,“富達”(LIUTECH)品牌的影響力逐漸增強,聯合盛通的“BONCO”、阿耐斯的“ANICE”、津宇機械的“BRONCO”等品牌在國內市場擁有不可小覷的品牌效應。見表2。
(2)產品體系完善
柳州壓縮機產業的產品是國內空壓機品種最齊全的。依其壓縮氣體方式的不同,包括了現有三大壓縮機技術體系,即活塞式、螺桿式、離心式壓縮機。依其排氣量的不同,產品包括了微型(排氣量<3m3/min)、小型(排氣量3~10m3/min)、中型(排氣量10~100m3/min)、大型(排氣量>100m3/min)壓縮機。依其用途的不同,產品包括了動力用(壓縮介質為空氣)和工藝用(壓縮介質為特殊氣體,用于工藝流程中氣體的壓縮和輸送)壓縮機兩種。壓縮介質包括氧氣、聚氯乙烯氣、煤氣、天然氣、氮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天然氣、氯乙烯等氣體。依其有無潤滑油分類,產品涵蓋了有油潤滑和無油潤滑壓縮機兩大類。
(3)銷售網絡完善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柳州壓縮機產業已經培養及擁有了一批穩定的用戶。為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全國重點空壓機制造企業的柳空以柳州市總部為中心,在北京、天津、太原、沈陽、哈爾濱、西安、蘭州、格爾木、烏魯木齊、成都、貴陽、昆明、武漢、鄭州、長沙、上海、南京、濟南、福州、廣州等地設有20個駐外辦事處,在其它地區還設有22個銷售服務網點。
另一個全國重點空壓機制造企業——柳二空在全國18個省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常州、昆明等設立了辦事處。
后來崛起的外資企業柳州富達在全國設立了28個辦事處和66個授權經銷商。
其它如聯合盛通、阿耐斯、津宇機械等壓縮機企業根據企業發展特點,在國內主要城市設立了銷售點。柳州壓縮機產業在國內形成了完善、重疊的銷售網絡。
(4)聚集效應明顯
21世紀以來,柳州壓縮機產業的品牌效應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壓縮機產業,如新成立的柳州高新區浦發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柳州志寶機械有限公司、柳州市盛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吸引了國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如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美國聯合盛通、美國阿耐斯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澳大利亞UNITED等,柳州市壓縮機產業的聚集效應不斷增強。到了2000年,已擁有柳空、柳二空、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柳州市聯合盛通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阿耐斯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津宇機械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浦發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三立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等20多家整機制造企業;擁有10多家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大多數屬于自產自銷型),其中如柳州金象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柳州志寶機械有限公司等主要為柳州富達配套零配件;柳州環宇壓縮機配件廠、柳州市盛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專為柳空提供零配件:擁有柳州市富斯達壓縮機銷售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區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柳州東風壓縮機配件公司、柳州市源力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市丞瑞壓縮機銷售處、柳州壓縮機經濟技術協作公司等二十多家專業代理壓縮機及零部件產品銷售的企業。
二、輝煌的發展歷程
1991年在全國壓縮機行業統計的14家骨干企業中,柳二空的產品銷售收入以8898萬元位居行業第二;柳空的產品銷售收入以6951萬元位居行業第六;柳微空1991年的產品銷售收入為945萬元。
1993年,根據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精神,由柳空和柳二空組成“柳州聯合壓縮機制造公司”,開始嘗試松散型的聯合發展。
1993年,柳空與香港遠東發展機械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柳州環宇壓縮機有限公司。
1994年,柳二空為了獲得進一步發展,與意大利福來德滿機械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螺桿壓縮機。柳州市壓縮機產業實現了廣西大中型機械工業企業對外合資合作的歷史性突破。
1997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從區域性經濟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統籌考慮做大做強壓縮機產業,決定以柳空、柳二空為主體組建“柳州空壓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柳壓集團)。
2000年,在行業統計的12家骨干企業中,柳壓集團的產品銷售收入以28862萬元位居行業第二,從業人員達到3854人,產品銷售收入僅次于上海壓縮機有限公司。
三、逐漸衰退的惋惜
2000年以后,我國壓縮機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壓縮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小型、微型壓縮機市場。而柳州壓縮機產業的三家龍頭企業也即國有控股企業——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相繼投入改制的時代洪流。在各種矛盾、各方面利益、新老問題的相互交織中,進行了艱苦的內外部調整,但在企業改制與發展突破的問題上決策層、管理層出現了較大的分歧,由此引發了三家企業改制過程的動蕩與曲折。
2002年8月,成立不滿五年的柳壓集團分立,期望以集團運營鞏固柳州壓縮機產業的良好愿望付之東流。
2002年,柳二空把持有的柳州富達股份全部轉讓給全球最大的壓縮機供應商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瑞典)。
柳空、柳二空因改制不徹底存在較多問題,柳州市壓縮機國有控股企業從2002年開始連年持續下滑,與國內其它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詳見表3。
同時,三空、神力、金牛等幾家集體小企業,都未能在業務的持續經營上有新的突破,基本處于生產停滯或是陷入經營困境,柳州壓縮機產業經營業績持續下降(見左圖)。
再后來,在國有控股企業持續滑坡的情況下,部分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抓住國內壓縮機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步入了快速成長的軌道。外資企業柳州富達憑借螺桿壓縮機方面的競爭優勢獲得了快速發展,異軍突起,以經濟總量的絕對優勢成為柳州市壓縮機產業新的龍頭老大。2012年,銷售額達65000萬。
而柳空于2013年加入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柳工集團,柳工集團與柳州市產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在柳州壓縮機總廠簡稱“柳空”的基礎上重組成立了柳工(柳州)壓縮機有限公司。原來的柳空廠區被改造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柳空文創園,“柳空”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如今的柳工(柳州)壓縮機有限公司入駐柳工工業園,主要生產移動式螺桿空壓機。
2003年柳二空改制為民營,生產廠區遷到龍潭路。專注生產中大型活塞式無油潤滑氣體壓縮機(壓縮介質除了空氣以外,還能壓縮氧氣、氮氣、氫氣、氬氣、氯乙稀、六氟化硫、氧硫化碳、煤氣、天然氣等特殊混合氣體)和高壓力移動式螺桿空壓機。
2017年,柳州富達一分為二,移動機事業部留在柳州,固定機生產轉移到無錫,業務轉移到上海。
至今,柳州空壓機年產值不足5億了,但柳州的空壓機人才濟濟,無論從設計、生產、管理、服務人才都是行業不可多得。可惜的是這些人才只能遠在他鄉或轉行了,如果在沿海地區奇缺人才的壓縮空氣設備行業,他們就是寶貝啊!
來源:本站原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