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壓縮機等運轉設備運行得越好,出力越好,生產時間就越長,維修時間就越短,對維修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要求就越高。設備是生產的物質基礎,對設備運行的時間要求加長,設備檢修的時間就必須要縮短,生產和設備檢修之間就產生了矛盾,科學地管理和維修設備就顯得猶為重要。
為了企業生產發展得更好,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就必須知道設備的磨損規律,懂得設備的結構和原理,知道設備平時如何保養,知道設備如何安裝和維修,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設備大、中修的時間,合理使用設備的備品備件,并對設備進行計劃檢修以恢復設備的性能,才能提升設備技術管理的能力。
1.設備的磨損規律
壓縮機等運轉設備工作零件或運轉零件,如活塞式壓縮機的活塞與氣缸、活塞桿與填料、刮油環與活塞桿、主軸與主軸瓦、曲軸與連桿大瓦、十字頭銷與連桿小頭瓦、十字頭與十字頭滑道,電機的滑動軸承與電機軸、滾動軸承的內、外圈與滾子,齒輪減速機的大齒輪與小齒輪,離心式壓縮機、風機滾動軸承的內外圈與滾子、滑動軸承與風機、水泵軸,多級泵的平衡盤與平衡環(或平衡板),電機與主機聯接的聯軸器的彈性橡膠塊與聯軸器內孔、彈性橡膠圈與柱銷螺栓、彈性橡膠圈與其外圓配合的孔等等,它們之間都有磨損。設備磨損有的是沿軸向方向,有的是沿徑向方向,根據不同的磨損,就采用不同的方法減輕磨損,延長設備的磨損周期,以利于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不用或停用的設備,也有磨損,叫自然磨損,自然磨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設備磨損是有一定規律的,設備是生產的物質基礎,只要設備安裝或檢修后進行試車,試車后投入生產,直到設備性能下降到不能使用,整個運轉過程中都有磨損。設備的磨損,根據其特點可分為初期磨損、正常磨損、劇烈磨損三個階段,設備磨損的三個階段如圖1所示。
設備的初期磨損是在設備安裝或檢修后,試車階段或未投入運行的階段。此階段磨損速率大、時間短,用技術方法縮短初期磨損時間,可以減輕設備磨損量,提高設備性能。正常磨損階段,設備的磨損率小,軸承溫度在正常值以內,時間長。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延長運轉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同樣可以提高設備的性能。劇烈磨損階段,設備用到一定的時間,工作零件磨損快要失效,磨損速度加快,造成劇烈磨損,以致工作零部件損壞。這個階段是要避免的,也就是說接近劇烈磨損階段就要對設備進行大修,防止設備的劇烈磨損造成設備事故,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縮短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也可以說是大、中修或安裝后試車合格的時間縮短,可以減輕設備的磨損,減小了初期磨損階段的磨損,工作零件的完好度更高,工作壽命得到延長。對正常磨損階段來說,工作零件的壽命得到延長,也就是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方法。如果延長了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設備必是工作零件之間的形位公差達不到要求,電機與主機的同軸度或平行度不能滿足設備運行要求,造成初期磨損階段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工作零件的電機與主機之間跑合。還沒有到正常磨損階段,設備已經磨損了很多,必然導致正常磨損階段時間的縮短。大修、中修或新安裝的設備,坐標位置、水平度、垂直度、形位公差等等,必須滿足有關規范和技術的要求。皮帶傳動的設備兩個皮帶輪要平行,聯軸器直接驅動的設備聯軸器找正偏差要滿足要求。
2.潤滑能減輕設備的磨損
設備定期加潤滑油,可以縮短設備初期磨損階段時間,延長正常磨損階段時間。不管是何種設備,在設備的潤滑部位定期加適量的油潤滑,把設備的潤滑工作搞好,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讓設備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很多企業都是這樣做的。驅動設備進行運轉的電機:軸承必須有油潤滑,潤滑油脂加少了,不利于電機的潤滑,軸承處會發出異常聲音;潤滑油脂加多了,電機軸承座以內的空間油多,不利于設備正常工作,運轉過程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電機軸承溫度高,嚴重的會損壞軸承和造成事故,縮短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滑動軸承的潤滑,如活塞式壓縮機的主軸軸承、連桿大頭瓦、小頭瓦、十字頭等,潤滑油壓力控制在0.15~0.30MPa,油路暢通,油冷卻良好,油過濾良好,油質好,相對來說可提高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甩油潤滑的滑動軸承,甩油環必須保持完好,油位要保持在正常位置。離心式多級泵的軸承,油潤滑的,要保持骨架油封完好不漏油,不能讓油位低于規定的油位;潤滑脂潤滑的,油封必須保持良好,并適時加潤滑脂。離心式水泵,填料擋水環要保持完好,填料密封的漏水量要小,不能太大,保證水不污染到軸承的潤滑脂或潤滑油,使潤滑脂不乳化變質,確保潤滑良好,可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
二、縮短初期磨損階段和延長正常磨損階段的技術措施
1.電機安裝要求
電機與主機之間安裝的形位公差,影響設備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聯軸器聯接驅動的運轉設備,用聯軸器找正的測量計算方法找正聯軸器,確保平行偏差小于軸承的徑向間隙,角偏差小于0.05mm。檢修或安裝后的設備,人為應力要越小越好,軸承的磨損才會很小,電機軸承、主機軸承的工作壽命才會得到延長,才可以縮短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皮帶傳動的設備,電機皮帶輪與主機皮帶輪端面應平齊,而且主機軸線與電機軸線平行,人為應力才算最小,可以縮短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同時延長設備的正常磨損階段。
2.齒輪減速機
圓柱齒輪的兩端是由兩個圓錐滾子軸承背靠背裝在一起的,軸承的軸向間隙大,即齒輪的軸向竄動量大,齒輪和軸承的噪音大,磨損快;軸承的軸向間隙小,即齒輪的軸向竄動量小,軸承和齒輪運轉的噪音較小。軸承的軸向間隙小到一定值時,就盤不動車。根據對齒輪減速機的檢修經驗,軸承的軸向間隙通過壓鉛測量得到,測得軸承的軸向間隙大了,在軸承壓蓋和軸承外圈之間加墊片進行調小,軸向間隙控制在0.10~0.20之間比較適合。軸承的軸向間隙小,齒輪在運轉過程中的振動就小,噪音也小,磨損小,運行更加平穩。
大修圓柱齒輪減速機時,控制小的軸承軸向間隙,可降低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同時延長設備的正常磨損階段,延長設備運行壽命。圓錐齒輪減速機中的大齒輪軸線水平的軸承裝法與圓柱齒輪的軸承裝法是一樣的,中間是圓錐齒輪,兩端由兩個圓錐滾子軸承背靠背的裝配而成,軸線垂直安裝的大圓錐齒輪也有其他安裝形式。圓錐齒輪減速機中的小齒輪,檢修時要測量并計算出齒輪的模數m,調整圓錐齒輪大端齒根(齒頂)間隙為0.25m,可以比0.25m略大一點,如大0.05~0.012mm。齒根間隙小于0.25m,運行時可能會產生套齒現象,使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延長。圓錐小齒輪的軸上,背靠背裝兩個圓錐滾子軸承,控制齒輪的齒根間隙為0.25m的同時,將圓錐齒輪的軸向間隙調整到0.10~0.20mm之間,有利于縮短初期磨損階段和延長正常磨損階段,延長設備運行壽命。
3.電機軸承的軸向間隙,對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的影響
一般小電機的轉子兩端由兩個向心推力球軸承來承受徑向負荷,同時承受少量的軸向負荷。可以認為任何一端軸承都是固定端軸承,如電機在運行中承受了從主機軸頂向電機軸的軸向負荷,電機運轉過程中會發出異常聲音,電機軸承不受軸向力后,軸承聲音就正常,這種現象出現得較少,是設備疑難問題的一種。如果電機軸承所承受的由主機軸頂向電機軸的軸向負荷大,會造成電機跳閘,或嚴重損壞電機軸承,或燒壞電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大型電機或大功率電機浮動端軸承用圓柱滾子軸承,置于電機風扇端,電機運行受熱時可以自由伸長;固定端軸承是由一個向心推力球軸承和一個圓柱滾子軸承來承擔工作負荷并進行軸向的定位,置于電機的軸伸出端。向心推力球軸承與軸承盒的內圓的配合是留有單邊0.2mm左右的間隙,只承受軸向負荷和定位,不承受徑向負荷,圓柱滾子軸承來承受徑向負荷。
兩個軸承在軸承盒內的軸向間隙若大了,電機運轉時會有異常聲音,若定位后,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有間隙,加潤滑脂時油會沿加油孔處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的間隙漏油,但電機運轉時聲音正常。以兩個軸承的軸向無間隙,加潤滑脂時,潤滑脂不會沿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的間隙漏出為好,控制兩個軸承在軸承盒中的軸向間隙小于0.05mm也可以。定位端的兩個軸承如果有比較大向間隙,即便電機軸承是完好的,電機運轉時都會有異常聲音,一般沒有經驗是無法知道或檢查到的,會使定位端的圓柱滾子軸承和向心推力球軸承快速磨損,縮短設備的初期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對設備運行不利,也是設備疑難問題的一種。
電機更換軸承時,必須要認真檢查軸承,根據具體情況,開動腦筋分析具體問題,確保更換軸承后的電機,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都得到延長。由滑動軸承支承電機轉子的大型電機,軸承底瓦上對軸的支承角度為100至120度左右的范圍,接觸面要達到80%,每平方厘米接觸點不低于4點,瓦口處必須修刮低到與軸不接觸,靠兩端可以留5㎜左右寬左右的瓦口不修刮,上瓦也按底瓦的研刮方法進行研刮,軸瓦與電機軸的軸向間隙取電機軸徑的1‰~1.5‰之間,試車時滑動軸承溫度不易超高,能夠使電機很好地正常運行。軸瓦研刮得好,可縮短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
(注:本文未完待續,更多精彩見下期!)
來源:本站原創
【壓縮機網】壓縮機等運轉設備運行得越好,出力越好,生產時間就越長,維修時間就越短,對維修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要求就越高。設備是生產的物質基礎,對設備運行的時間要求加長,設備檢修的時間就必須要縮短,生產和設備檢修之間就產生了矛盾,科學地管理和維修設備就顯得猶為重要。
為了企業生產發展得更好,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就必須知道設備的磨損規律,懂得設備的結構和原理,知道設備平時如何保養,知道設備如何安裝和維修,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設備大、中修的時間,合理使用設備的備品備件,并對設備進行計劃檢修以恢復設備的性能,才能提升設備技術管理的能力。
1.設備的磨損規律
壓縮機等運轉設備工作零件或運轉零件,如活塞式壓縮機的活塞與氣缸、活塞桿與填料、刮油環與活塞桿、主軸與主軸瓦、曲軸與連桿大瓦、十字頭銷與連桿小頭瓦、十字頭與十字頭滑道,電機的滑動軸承與電機軸、滾動軸承的內、外圈與滾子,齒輪減速機的大齒輪與小齒輪,離心式壓縮機、風機滾動軸承的內外圈與滾子、滑動軸承與風機、水泵軸,多級泵的平衡盤與平衡環(或平衡板),電機與主機聯接的聯軸器的彈性橡膠塊與聯軸器內孔、彈性橡膠圈與柱銷螺栓、彈性橡膠圈與其外圓配合的孔等等,它們之間都有磨損。設備磨損有的是沿軸向方向,有的是沿徑向方向,根據不同的磨損,就采用不同的方法減輕磨損,延長設備的磨損周期,以利于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不用或停用的設備,也有磨損,叫自然磨損,自然磨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設備磨損是有一定規律的,設備是生產的物質基礎,只要設備安裝或檢修后進行試車,試車后投入生產,直到設備性能下降到不能使用,整個運轉過程中都有磨損。設備的磨損,根據其特點可分為初期磨損、正常磨損、劇烈磨損三個階段,設備磨損的三個階段如圖1所示。
設備的初期磨損是在設備安裝或檢修后,試車階段或未投入運行的階段。此階段磨損速率大、時間短,用技術方法縮短初期磨損時間,可以減輕設備磨損量,提高設備性能。正常磨損階段,設備的磨損率小,軸承溫度在正常值以內,時間長。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延長運轉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同樣可以提高設備的性能。劇烈磨損階段,設備用到一定的時間,工作零件磨損快要失效,磨損速度加快,造成劇烈磨損,以致工作零部件損壞。這個階段是要避免的,也就是說接近劇烈磨損階段就要對設備進行大修,防止設備的劇烈磨損造成設備事故,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縮短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也可以說是大、中修或安裝后試車合格的時間縮短,可以減輕設備的磨損,減小了初期磨損階段的磨損,工作零件的完好度更高,工作壽命得到延長。對正常磨損階段來說,工作零件的壽命得到延長,也就是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方法。如果延長了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設備必是工作零件之間的形位公差達不到要求,電機與主機的同軸度或平行度不能滿足設備運行要求,造成初期磨損階段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工作零件的電機與主機之間跑合。還沒有到正常磨損階段,設備已經磨損了很多,必然導致正常磨損階段時間的縮短。大修、中修或新安裝的設備,坐標位置、水平度、垂直度、形位公差等等,必須滿足有關規范和技術的要求。皮帶傳動的設備兩個皮帶輪要平行,聯軸器直接驅動的設備聯軸器找正偏差要滿足要求。
2.潤滑能減輕設備的磨損
設備定期加潤滑油,可以縮短設備初期磨損階段時間,延長正常磨損階段時間。不管是何種設備,在設備的潤滑部位定期加適量的油潤滑,把設備的潤滑工作搞好,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讓設備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很多企業都是這樣做的。驅動設備進行運轉的電機:軸承必須有油潤滑,潤滑油脂加少了,不利于電機的潤滑,軸承處會發出異常聲音;潤滑油脂加多了,電機軸承座以內的空間油多,不利于設備正常工作,運轉過程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電機軸承溫度高,嚴重的會損壞軸承和造成事故,縮短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滑動軸承的潤滑,如活塞式壓縮機的主軸軸承、連桿大頭瓦、小頭瓦、十字頭等,潤滑油壓力控制在0.15~0.30MPa,油路暢通,油冷卻良好,油過濾良好,油質好,相對來說可提高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甩油潤滑的滑動軸承,甩油環必須保持完好,油位要保持在正常位置。離心式多級泵的軸承,油潤滑的,要保持骨架油封完好不漏油,不能讓油位低于規定的油位;潤滑脂潤滑的,油封必須保持良好,并適時加潤滑脂。離心式水泵,填料擋水環要保持完好,填料密封的漏水量要小,不能太大,保證水不污染到軸承的潤滑脂或潤滑油,使潤滑脂不乳化變質,確保潤滑良好,可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
二、縮短初期磨損階段和延長正常磨損階段的技術措施
1.電機安裝要求
電機與主機之間安裝的形位公差,影響設備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聯軸器聯接驅動的運轉設備,用聯軸器找正的測量計算方法找正聯軸器,確保平行偏差小于軸承的徑向間隙,角偏差小于0.05mm。檢修或安裝后的設備,人為應力要越小越好,軸承的磨損才會很小,電機軸承、主機軸承的工作壽命才會得到延長,才可以縮短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延長設備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皮帶傳動的設備,電機皮帶輪與主機皮帶輪端面應平齊,而且主機軸線與電機軸線平行,人為應力才算最小,可以縮短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同時延長設備的正常磨損階段。
2.齒輪減速機
圓柱齒輪的兩端是由兩個圓錐滾子軸承背靠背裝在一起的,軸承的軸向間隙大,即齒輪的軸向竄動量大,齒輪和軸承的噪音大,磨損快;軸承的軸向間隙小,即齒輪的軸向竄動量小,軸承和齒輪運轉的噪音較小。軸承的軸向間隙小到一定值時,就盤不動車。根據對齒輪減速機的檢修經驗,軸承的軸向間隙通過壓鉛測量得到,測得軸承的軸向間隙大了,在軸承壓蓋和軸承外圈之間加墊片進行調小,軸向間隙控制在0.10~0.20之間比較適合。軸承的軸向間隙小,齒輪在運轉過程中的振動就小,噪音也小,磨損小,運行更加平穩。
大修圓柱齒輪減速機時,控制小的軸承軸向間隙,可降低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同時延長設備的正常磨損階段,延長設備運行壽命。圓錐齒輪減速機中的大齒輪軸線水平的軸承裝法與圓柱齒輪的軸承裝法是一樣的,中間是圓錐齒輪,兩端由兩個圓錐滾子軸承背靠背的裝配而成,軸線垂直安裝的大圓錐齒輪也有其他安裝形式。圓錐齒輪減速機中的小齒輪,檢修時要測量并計算出齒輪的模數m,調整圓錐齒輪大端齒根(齒頂)間隙為0.25m,可以比0.25m略大一點,如大0.05~0.012mm。齒根間隙小于0.25m,運行時可能會產生套齒現象,使設備初期磨損階段的時間延長。圓錐小齒輪的軸上,背靠背裝兩個圓錐滾子軸承,控制齒輪的齒根間隙為0.25m的同時,將圓錐齒輪的軸向間隙調整到0.10~0.20mm之間,有利于縮短初期磨損階段和延長正常磨損階段,延長設備運行壽命。
3.電機軸承的軸向間隙,對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的影響
一般小電機的轉子兩端由兩個向心推力球軸承來承受徑向負荷,同時承受少量的軸向負荷。可以認為任何一端軸承都是固定端軸承,如電機在運行中承受了從主機軸頂向電機軸的軸向負荷,電機運轉過程中會發出異常聲音,電機軸承不受軸向力后,軸承聲音就正常,這種現象出現得較少,是設備疑難問題的一種。如果電機軸承所承受的由主機軸頂向電機軸的軸向負荷大,會造成電機跳閘,或嚴重損壞電機軸承,或燒壞電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大型電機或大功率電機浮動端軸承用圓柱滾子軸承,置于電機風扇端,電機運行受熱時可以自由伸長;固定端軸承是由一個向心推力球軸承和一個圓柱滾子軸承來承擔工作負荷并進行軸向的定位,置于電機的軸伸出端。向心推力球軸承與軸承盒的內圓的配合是留有單邊0.2mm左右的間隙,只承受軸向負荷和定位,不承受徑向負荷,圓柱滾子軸承來承受徑向負荷。
兩個軸承在軸承盒內的軸向間隙若大了,電機運轉時會有異常聲音,若定位后,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有間隙,加潤滑脂時油會沿加油孔處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的間隙漏油,但電機運轉時聲音正常。以兩個軸承的軸向無間隙,加潤滑脂時,潤滑脂不會沿軸承壓蓋和軸承盒之間的間隙漏出為好,控制兩個軸承在軸承盒中的軸向間隙小于0.05mm也可以。定位端的兩個軸承如果有比較大向間隙,即便電機軸承是完好的,電機運轉時都會有異常聲音,一般沒有經驗是無法知道或檢查到的,會使定位端的圓柱滾子軸承和向心推力球軸承快速磨損,縮短設備的初期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對設備運行不利,也是設備疑難問題的一種。
電機更換軸承時,必須要認真檢查軸承,根據具體情況,開動腦筋分析具體問題,確保更換軸承后的電機,初期磨損階段和正常磨損階段的時間都得到延長。由滑動軸承支承電機轉子的大型電機,軸承底瓦上對軸的支承角度為100至120度左右的范圍,接觸面要達到80%,每平方厘米接觸點不低于4點,瓦口處必須修刮低到與軸不接觸,靠兩端可以留5㎜左右寬左右的瓦口不修刮,上瓦也按底瓦的研刮方法進行研刮,軸瓦與電機軸的軸向間隙取電機軸徑的1‰~1.5‰之間,試車時滑動軸承溫度不易超高,能夠使電機很好地正常運行。軸瓦研刮得好,可縮短設備的初期磨損階段。
(注:本文未完待續,更多精彩見下期!)
來源:本站原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