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上海的疫情自六月初宣布全面解封至今已有月余,江浙滬各工廠陸續基本恢復正常生產,只是由于各地存在防疫壓力,人員流動性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與此同時,壓縮機市場全面復蘇自然就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也成為擺在各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
今年三四月份,壓縮機行業盡管處于疫情籠罩下但銷量尚可,然而到五月中旬以后,整個行業顯得異常疲軟。從壓縮機行業及相關物聯網大數據看,5月中旬以后,整個中國的空壓機開機率只有50%-60%,用氣量下降40%-50%,新增市場也下滑了10%-15%,壓縮機大機項目尚有一定的維持,小機市場下滑較大,感覺整個國內的壓縮機市場節奏慢了下來。
疫情中前期壓縮機行情差強人意,為數不多的廠還不錯,解封之后反而出現頹勢,這是為何?實際這不難理解:一方面,按壓縮機行業慣例,每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中期是壓縮機市場旺季,因為一年初始有大量新投資項目開始采購。因此盡管今年三四月份受到江浙滬地區疫情的波及,但市場主要需求仍在;另一方面,目前整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央和各地方為了保增長、保就業,一大批政府主導的重大項目密集落地開工,因此大機能夠實現逆勢增長。五月中旬以后,來自政府層面的固定投資紅利基本釋放完畢,市場經濟未能有效發力,市場也就沒有了接續性增長。因此,作為各個行業晴雨表的空壓機行業,自然也就顯得節奏變慢。
事實上,經濟發展與“信心”有非常大的關系:如果大家對經濟有信心,那么就敢投資、敢消費;如果對經濟沒有信心,那么哪怕有再通暢的融資渠道、再優惠的稅費政策,企業也不會去投資和消費。這也是壓縮機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市場信心不足,消費下滑,造成企業生產和投資動力不足,觀望情緒濃重,從而導致壓縮機需求下降。
展望全年,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依然是一張難度不小的“考卷”。放眼全球,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烏克蘭危機加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外部不確定性增大;縱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突出。
當然,慢不等于站住不前,作為壓縮機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在等待市場回暖的過程中,不斷向下扎根,積蓄力量,最終迎來勝利的曙光!
王盛
壓縮機網
《壓縮機》執行主編
watson.wang@compressor.cn
來源:本站原創
【壓縮機網】上海的疫情自六月初宣布全面解封至今已有月余,江浙滬各工廠陸續基本恢復正常生產,只是由于各地存在防疫壓力,人員流動性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與此同時,壓縮機市場全面復蘇自然就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也成為擺在各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
今年三四月份,壓縮機行業盡管處于疫情籠罩下但銷量尚可,然而到五月中旬以后,整個行業顯得異常疲軟。從壓縮機行業及相關物聯網大數據看,5月中旬以后,整個中國的空壓機開機率只有50%-60%,用氣量下降40%-50%,新增市場也下滑了10%-15%,壓縮機大機項目尚有一定的維持,小機市場下滑較大,感覺整個國內的壓縮機市場節奏慢了下來。
疫情中前期壓縮機行情差強人意,為數不多的廠還不錯,解封之后反而出現頹勢,這是為何?實際這不難理解:一方面,按壓縮機行業慣例,每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中期是壓縮機市場旺季,因為一年初始有大量新投資項目開始采購。因此盡管今年三四月份受到江浙滬地區疫情的波及,但市場主要需求仍在;另一方面,目前整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央和各地方為了保增長、保就業,一大批政府主導的重大項目密集落地開工,因此大機能夠實現逆勢增長。五月中旬以后,來自政府層面的固定投資紅利基本釋放完畢,市場經濟未能有效發力,市場也就沒有了接續性增長。因此,作為各個行業晴雨表的空壓機行業,自然也就顯得節奏變慢。
事實上,經濟發展與“信心”有非常大的關系:如果大家對經濟有信心,那么就敢投資、敢消費;如果對經濟沒有信心,那么哪怕有再通暢的融資渠道、再優惠的稅費政策,企業也不會去投資和消費。這也是壓縮機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市場信心不足,消費下滑,造成企業生產和投資動力不足,觀望情緒濃重,從而導致壓縮機需求下降。
展望全年,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依然是一張難度不小的“考卷”。放眼全球,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烏克蘭危機加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外部不確定性增大;縱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突出。
當然,慢不等于站住不前,作為壓縮機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在等待市場回暖的過程中,不斷向下扎根,積蓄力量,最終迎來勝利的曙光!
王盛
壓縮機網
《壓縮機》執行主編
watson.wang@compressor.cn
來源:本站原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