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催發煤化工壓縮機裝備機會](/uploadfile/2018/0702/20180702031119238.jpg)
受國際政治形勢動蕩及OPEC組織持續減產等因素影響,自2017年6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持續上漲。5月18日,Brent原油期貨結算價格突破80美元/桶,創三年來新高。
作為影響z*為廣泛的大宗商品,原油價格波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單就長期而言,細分子行業的供需關系和石油替代產業投資機會,煤化工及其裝備行業可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方向。
壓縮機是各類煤化工工藝必需的功能型設備,對煤化工工藝壓縮氣體體積,提高氣體純度,提高工藝質量,提升煤化工生產效率有著直接的作用。在國際高油價下,煤化工壓縮機裝備機會已然來臨。
初期看提價 長期看供需
根據以往經驗,油價波動周期下的投資機會,往往與周期進程緊密相關。在油價上漲初期,下游化工板塊大多會采取同步提價策略轉移成本。
當終端需求保持穩定時,企業成本傳導路徑相對暢通,下游化工板塊營業額會因此得到快速提升,企業短期增利效應明顯。
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6月以來,國內主要化工產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其中,甲苯價格由低位的4710元/噸升至6410元/噸,同比增長36.09%,年內增幅17.83%;二甲苯由5000元/噸升至6450元/噸,同比增長29%;高密度聚乙烯由9300元/噸升至11200元/噸,同比增長20.43%;聚丙烯由7260元/噸升至9176元/噸,同比增長26.39%;環氧乙烷8600元/噸升至10800元/噸,同比增長25.58%;環氧丙烷由9575元/噸升至10900元/噸,同比增長13.83%;乙二醇6200元/噸升至7220元/噸,同比增長16.48%;丁二烯由7800元/噸升至12000元/噸,同比增長53.85%。
作為后周期行業,石油化工在高通脹預期下往往會有較好表現,2017年6月至今,A股上市化工板塊細分子行業龍頭市場表現大多喜人。
需要指出的是,就長期而言,化工產品價格仍將由產品供需關系主導。當油價連續上漲并于高位維持,供需兩端卻未有重大改變情況出現,化工品漲價趨勢將難以持續,板塊利潤難免承壓。
近日,有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原油價格中樞有望提升至75美元/桶,長期有望進一步提高。伴隨油價的持續上漲,化工投資邏輯將發生重大轉變,供需結構相對合理的細分子行業值得關注。目前,丙烯或正處于長周期走強起點,未來價格彈性明顯。
根據研究報告,目前q*丙烯產能合計約為1.26億噸,表觀需求約1億噸。2017年,中國丙烯產量約2840萬噸,凈進口量310萬噸,表觀需求約3150萬噸,結合聚丙烯、環氧丙烷、丁辛醇等衍生品的進口數據,中國丙烯產品當量需求約3300萬噸。
其中,聚丙烯作為z*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占比超過60%。2017年,中國國內聚丙烯產量約為1900萬噸,凈進口量為288萬噸,表觀消費約為2189萬噸。
傳統丙烯供應路線主要包括裂解乙烯副產、煉油廠副產、丙烷脫氫和烯烴轉化等。其中,石油路線生產方式占丙烯總產能比重約為54.7%,主要包括乙烯副產和煉油副產。
需求端來看,2011-2017年,國內聚丙烯需求平均增速約為7.9%,聚乙烯平均需求增速為6.3%;期間,q*聚丙烯需求增速約為4.9%,聚乙烯需求增速約為3.6%,未來聚丙烯需求增速仍將高于聚乙烯。在供給縮減、需求穩定的背景下,丙烯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
同時,相對于歷史上丙烯的主要供應路線石腦油裂解乙烯副產,未來丙烯的新增供應主要是來自于煉油副產以及丙烷脫氫。其中,丙烷脫氫產業鏈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目前,q*丙烷脫氫裝置共有26套,總產能約1250萬噸/年;其中中國有12套丙烷脫氫裝置,總計產能約580萬噸;相對而言,中國對于丙烷脫氫裝置的操作能力遠勝于其他國家。
煤化工壓縮機裝備產業將有作為
現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和基礎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轉化產業,產品主要包括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等。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國內煤制油產能增至13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產能增至170億立方米/年、低階煤分質利用產能為1500萬噸/年。
作為石油化工的替代領域,當原油價格持續升高,新型煤化工項目的經濟性將越發明顯。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中國工程院組織70位專家赴蒙陜調研煤化產業。據專家組測算,當國際平均油價在40-50美元/桶時,煤制烯烴仍能實現盈利,表明煤制烯烴在40美元/桶能做到盈虧平衡;當平均油價達到50美元/桶及以上時,煤化工成本優勢開始逐漸顯現,可實現較大盈利,經濟競爭力優于石油基產品。
測算結果顯示,當原油價格保持80美元/桶時,乙二醇生產成本約為6715元/噸,而在目前市場煤炭價格基礎下,乙二醇單噸成本約為4233元/噸。
由此可見,煤化工在原油價格高企的情況下,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經濟條件。而支持煤化工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必備條件就是煤化工裝備生產國產化,價格平民化。
煤化工行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分為轉動設備、靜設備和成套設備。轉動設備主要有往復壓縮機、離心壓縮機、離心泵、高速泵、屏蔽泵、潛水泵、真空泵、齒輪泵以及汽輪機等;靜設備主要有反應器、塔、容器、換熱器和儲罐等;成套設備主要有膜分離成套設備、膜回收成套設備、污泥脫水成套設備以及變壓吸附成套設備等。
![高油價催發煤化工壓縮機裝備機會](/uploadfile/2018/0702/20180702031119238.jpg)
受國際政治形勢動蕩及OPEC組織持續減產等因素影響,自2017年6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持續上漲。5月18日,Brent原油期貨結算價格突破80美元/桶,創三年來新高。
作為影響z*為廣泛的大宗商品,原油價格波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單就長期而言,細分子行業的供需關系和石油替代產業投資機會,煤化工及其裝備行業可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方向。
壓縮機是各類煤化工工藝必需的功能型設備,對煤化工工藝壓縮氣體體積,提高氣體純度,提高工藝質量,提升煤化工生產效率有著直接的作用。在國際高油價下,煤化工壓縮機裝備機會已然來臨。
初期看提價 長期看供需
根據以往經驗,油價波動周期下的投資機會,往往與周期進程緊密相關。在油價上漲初期,下游化工板塊大多會采取同步提價策略轉移成本。
當終端需求保持穩定時,企業成本傳導路徑相對暢通,下游化工板塊營業額會因此得到快速提升,企業短期增利效應明顯。
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6月以來,國內主要化工產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其中,甲苯價格由低位的4710元/噸升至6410元/噸,同比增長36.09%,年內增幅17.83%;二甲苯由5000元/噸升至6450元/噸,同比增長29%;高密度聚乙烯由9300元/噸升至11200元/噸,同比增長20.43%;聚丙烯由7260元/噸升至9176元/噸,同比增長26.39%;環氧乙烷8600元/噸升至10800元/噸,同比增長25.58%;環氧丙烷由9575元/噸升至10900元/噸,同比增長13.83%;乙二醇6200元/噸升至7220元/噸,同比增長16.48%;丁二烯由7800元/噸升至12000元/噸,同比增長53.85%。
作為后周期行業,石油化工在高通脹預期下往往會有較好表現,2017年6月至今,A股上市化工板塊細分子行業龍頭市場表現大多喜人。
需要指出的是,就長期而言,化工產品價格仍將由產品供需關系主導。當油價連續上漲并于高位維持,供需兩端卻未有重大改變情況出現,化工品漲價趨勢將難以持續,板塊利潤難免承壓。
近日,有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原油價格中樞有望提升至75美元/桶,長期有望進一步提高。伴隨油價的持續上漲,化工投資邏輯將發生重大轉變,供需結構相對合理的細分子行業值得關注。目前,丙烯或正處于長周期走強起點,未來價格彈性明顯。
根據研究報告,目前q*丙烯產能合計約為1.26億噸,表觀需求約1億噸。2017年,中國丙烯產量約2840萬噸,凈進口量310萬噸,表觀需求約3150萬噸,結合聚丙烯、環氧丙烷、丁辛醇等衍生品的進口數據,中國丙烯產品當量需求約3300萬噸。
其中,聚丙烯作為z*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占比超過60%。2017年,中國國內聚丙烯產量約為1900萬噸,凈進口量為288萬噸,表觀消費約為2189萬噸。
傳統丙烯供應路線主要包括裂解乙烯副產、煉油廠副產、丙烷脫氫和烯烴轉化等。其中,石油路線生產方式占丙烯總產能比重約為54.7%,主要包括乙烯副產和煉油副產。
需求端來看,2011-2017年,國內聚丙烯需求平均增速約為7.9%,聚乙烯平均需求增速為6.3%;期間,q*聚丙烯需求增速約為4.9%,聚乙烯需求增速約為3.6%,未來聚丙烯需求增速仍將高于聚乙烯。在供給縮減、需求穩定的背景下,丙烯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
同時,相對于歷史上丙烯的主要供應路線石腦油裂解乙烯副產,未來丙烯的新增供應主要是來自于煉油副產以及丙烷脫氫。其中,丙烷脫氫產業鏈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目前,q*丙烷脫氫裝置共有26套,總產能約1250萬噸/年;其中中國有12套丙烷脫氫裝置,總計產能約580萬噸;相對而言,中國對于丙烷脫氫裝置的操作能力遠勝于其他國家。
煤化工壓縮機裝備產業將有作為
現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和基礎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轉化產業,產品主要包括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等。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國內煤制油產能增至13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產能增至170億立方米/年、低階煤分質利用產能為1500萬噸/年。
作為石油化工的替代領域,當原油價格持續升高,新型煤化工項目的經濟性將越發明顯。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中國工程院組織70位專家赴蒙陜調研煤化產業。據專家組測算,當國際平均油價在40-50美元/桶時,煤制烯烴仍能實現盈利,表明煤制烯烴在40美元/桶能做到盈虧平衡;當平均油價達到50美元/桶及以上時,煤化工成本優勢開始逐漸顯現,可實現較大盈利,經濟競爭力優于石油基產品。
測算結果顯示,當原油價格保持80美元/桶時,乙二醇生產成本約為6715元/噸,而在目前市場煤炭價格基礎下,乙二醇單噸成本約為4233元/噸。
由此可見,煤化工在原油價格高企的情況下,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經濟條件。而支持煤化工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必備條件就是煤化工裝備生產國產化,價格平民化。
煤化工行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分為轉動設備、靜設備和成套設備。轉動設備主要有往復壓縮機、離心壓縮機、離心泵、高速泵、屏蔽泵、潛水泵、真空泵、齒輪泵以及汽輪機等;靜設備主要有反應器、塔、容器、換熱器和儲罐等;成套設備主要有膜分離成套設備、膜回收成套設備、污泥脫水成套設備以及變壓吸附成套設備等。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