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隨著去產能和環保督查的深入,壓縮機上游原材料電機、鑄件、鋼板、電器類、五金等價格一路飆升,原材料價格飆升對壓縮機的影響是極其明顯的。主要材料價格上漲,加上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壓縮機的價格可能會有所變化。人力和其它各項成本的提高,雖然壓縮機企業市場需求處于高景氣時期,但需要承受的成本壓力也在逐漸增加,能否在高壓環境中求的生存,這對壓縮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考驗。
一、哪些壓縮機成本在漲?
1、電機價格上漲
z*近一段時間,電機廠開始漲價,金宇星、全順、名辰、賽盈、九洲五大電機品牌集體調價,不少企業向已經接到了上游供應商的調價通知,從7月中旬開始,電機產品價格迎來了全面上調,上漲幅度大概在10%~30%不等,價格在10~50元之間。硅鋼、鑄鐵、銅、鋁合金、稀土等為制造原材的電機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預估電機成本受到材料價格影響上漲5%左右。加之運輸成本、人力成本的助推,電機整機成本增長速度會更加明顯。
電機作為壓縮機重要驅動設備,在壓縮機采購成本中,占比超過20%,電機價格上漲,壓縮機的利潤空間被縮小。
2、鑄件、鋼材價格上漲
8月24日,從環保部官網獲悉,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受限產令影響,部分公司鋼材價格每噸漲幅超過500。加上近期鋼材價格一直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趨勢,這樣價格攀升較去年同期更為明顯。
在壓縮機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鑄件、鋼板等都離不開鋼材。壓縮機機身需要鋼板,核心部件也需要鋼材,鋼材價格上漲,壓縮機的價格變化有據可依。
3、有色金屬價格上漲
上半年受國內供給側改革以及經濟振蕩復蘇的影響,有色金屬品價格回暖。漲價,已經成為了今年上半年周期性行為。中金嶺南8月27日晚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為98.78億元,同比增長67.90%;凈利為5.52億元,同比增長1168%。中國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1億元,同比增長1006.12%,而這一凈利也創下了九年以來的新高,上半年中國鋁業的凈利同比增長超10倍,但卻不是增幅z*高的公司,馳宏鋅鍺8月21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61億元,同比增長51.28%;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增長3148.5%。一些有色金屬公司的凈利增長25倍以上。
受智利Antofagasta礦山和秘魯的罷工影響,銅的供小于需,供需不均衡,銅價也是持續走高。倫銅在8月29日站上6800美元/噸大關,刷新自2014年年末以來的新高,滬銅z*高觸及53000元/噸,為近四年來新高。
銅鋁也是壓縮機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同時銅鋁價格的攀升,還影響著壓縮機的電機和電器類價格的提高,進而再次增加壓縮機生產成本。
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之外,相關領域的價格變化對壓縮機的影響也十分明顯。電價作為周期綜合成本,也因為火電的價格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縱觀整個壓縮機上游,多數原材料都在上漲,即便不是主要材料的聚乙烯類產品,像塑料等,也因為環保和供給側改革,價格漲勢明顯。
4、人力成本持續增長
據2016年各行業平均工資變化情況顯示,其中制造業工資10間翻了三倍,也就意味著人力生產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隨著中國制造業人口紅利的消失,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人力成本的提高不可避免。在國內人力成本、人均工資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壓縮機人力成本提高并不稀奇,但對于本身利潤空間并不寬泛的制造業來說,成本的增加要求企業有更強的承壓能力,否則只會成為大浪淘去的砂礫。
二、成本增加,壓縮機該不該漲價?
上游各項成本增加,也為壓縮機企業帶來了難題,壓縮機是否要提價,提價之后銷量如何保證等等一些列問題接踵而至。對于壓縮機來說,提價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在漲價和環保多重壓力下,壓縮機企業面臨嚴峻的危機。漲價之后,眾多中小壓縮機企業將面臨失去價格優勢、企業資金困難、技術升級兩難等危機,z*終導致行業重新面臨洗牌。對于大型壓縮機企業來說,影響雖不及中小企業,但價格變化極易觸動敏感的市場神經,同樣需要謹慎對待原材料漲價問題。
1、喪失價格優勢,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原材料上漲影響著每一家壓縮機生產企業,在此輪原材料漲價潮中,原先一些以價格為競爭優勢的壓縮機企業其優勢就不明顯了。特別是在中低端市場中,成本上漲對產品影響較大,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可以憑借著先進技術、高端制造繼續領軍市場,而一些產能相對落后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
2、企業資金困難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環保投資的不斷增加,企業現在購買同樣的原材料,需要付出更多資金,容易導致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或因為銀行借貸阻滯,造成壓縮機企業資金困難的風險,并且面對客戶的議價能力也相對較弱。
3、壓縮機技術升級陷入兩難
中央環保督察一輪接著一輪,當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限制企業申請排污許可證,能夠拿到環評資格變得艱難,迫切要求企業能夠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升級落后產能,這一趨勢對于一些資金不充裕的壓縮機生產企業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他們面臨著“改造升級設備無異于自殺、不改造則是等死”的兩難局面。同時壓縮機技術的改造門檻高,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造,技術改造耗時長、資金消耗大,同時又很難與市場變化同步。
三、壓縮機漲價后怎么辦?
之前一段時間,壓縮機行業已經經歷過一次漲價潮,在不斷承壓的環境下,壓縮機不得不通過漲價避免虧損,即便是漲價將使企業面臨各種風險,企業也無可選擇。
“價值決定價格”是市場通用規則,壓縮機企業因為原材料漲價不得不漲價,如何通過提升產品價值,降低客戶在購買提價產品的不適感,或者說因為價格提升降低購買欲望的現象,是目前壓縮機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壓縮機企業可以創新技術,通過推出高效、節能、靜音的新產品,利用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產品的“價值”,利用價值去抵消產品漲價帶給客戶的不適感,降低漲價可能帶來的風險。
當然,目前一些壓縮機公司很早就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并且已經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從目前市場的新品分析可知,永磁變頻和無油壓縮機是主流趨勢,也是壓縮機企業在不斷創新的領域。永磁變頻和無油壓縮機主要特點是節能高效,靜音無噪,同時能夠提供清潔干凈的壓縮空氣,相比傳統機型,這類壓縮機更容易收到市場關注。在提升壓縮機本身技術含量之后,即便是壓縮機的價格上漲了,市場也比較容易接受。
創新壓縮機技術可能是壓縮機漲價之后比較好的能夠解決漲價潮帶來風險的辦法之一了。此外,壓縮機企業還可以在銷售或者售后服務上進行模式創新,延長產品盈利價值鏈。當然如何真正降低漲價風險,還需要企業在長期實際操作中不斷的調整實踐。
上游成本一路狂飆,壓縮機產品的價格是否要上漲,如何解決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漲幅多少才可以能被市場接受?這都關乎壓縮機企業能否在這一輪漲價風暴中順利坐上“諾亞方舟”。
一、哪些壓縮機成本在漲?
1、電機價格上漲
z*近一段時間,電機廠開始漲價,金宇星、全順、名辰、賽盈、九洲五大電機品牌集體調價,不少企業向已經接到了上游供應商的調價通知,從7月中旬開始,電機產品價格迎來了全面上調,上漲幅度大概在10%~30%不等,價格在10~50元之間。硅鋼、鑄鐵、銅、鋁合金、稀土等為制造原材的電機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預估電機成本受到材料價格影響上漲5%左右。加之運輸成本、人力成本的助推,電機整機成本增長速度會更加明顯。
電機作為壓縮機重要驅動設備,在壓縮機采購成本中,占比超過20%,電機價格上漲,壓縮機的利潤空間被縮小。
2、鑄件、鋼材價格上漲
8月24日,從環保部官網獲悉,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受限產令影響,部分公司鋼材價格每噸漲幅超過500。加上近期鋼材價格一直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趨勢,這樣價格攀升較去年同期更為明顯。
在壓縮機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鑄件、鋼板等都離不開鋼材。壓縮機機身需要鋼板,核心部件也需要鋼材,鋼材價格上漲,壓縮機的價格變化有據可依。
3、有色金屬價格上漲
上半年受國內供給側改革以及經濟振蕩復蘇的影響,有色金屬品價格回暖。漲價,已經成為了今年上半年周期性行為。中金嶺南8月27日晚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為98.78億元,同比增長67.90%;凈利為5.52億元,同比增長1168%。中國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1億元,同比增長1006.12%,而這一凈利也創下了九年以來的新高,上半年中國鋁業的凈利同比增長超10倍,但卻不是增幅z*高的公司,馳宏鋅鍺8月21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61億元,同比增長51.28%;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增長3148.5%。一些有色金屬公司的凈利增長25倍以上。
受智利Antofagasta礦山和秘魯的罷工影響,銅的供小于需,供需不均衡,銅價也是持續走高。倫銅在8月29日站上6800美元/噸大關,刷新自2014年年末以來的新高,滬銅z*高觸及53000元/噸,為近四年來新高。
銅鋁也是壓縮機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同時銅鋁價格的攀升,還影響著壓縮機的電機和電器類價格的提高,進而再次增加壓縮機生產成本。
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之外,相關領域的價格變化對壓縮機的影響也十分明顯。電價作為周期綜合成本,也因為火電的價格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縱觀整個壓縮機上游,多數原材料都在上漲,即便不是主要材料的聚乙烯類產品,像塑料等,也因為環保和供給側改革,價格漲勢明顯。
4、人力成本持續增長
據2016年各行業平均工資變化情況顯示,其中制造業工資10間翻了三倍,也就意味著人力生產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隨著中國制造業人口紅利的消失,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人力成本的提高不可避免。在國內人力成本、人均工資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壓縮機人力成本提高并不稀奇,但對于本身利潤空間并不寬泛的制造業來說,成本的增加要求企業有更強的承壓能力,否則只會成為大浪淘去的砂礫。
二、成本增加,壓縮機該不該漲價?
上游各項成本增加,也為壓縮機企業帶來了難題,壓縮機是否要提價,提價之后銷量如何保證等等一些列問題接踵而至。對于壓縮機來說,提價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在漲價和環保多重壓力下,壓縮機企業面臨嚴峻的危機。漲價之后,眾多中小壓縮機企業將面臨失去價格優勢、企業資金困難、技術升級兩難等危機,z*終導致行業重新面臨洗牌。對于大型壓縮機企業來說,影響雖不及中小企業,但價格變化極易觸動敏感的市場神經,同樣需要謹慎對待原材料漲價問題。
1、喪失價格優勢,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原材料上漲影響著每一家壓縮機生產企業,在此輪原材料漲價潮中,原先一些以價格為競爭優勢的壓縮機企業其優勢就不明顯了。特別是在中低端市場中,成本上漲對產品影響較大,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可以憑借著先進技術、高端制造繼續領軍市場,而一些產能相對落后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
2、企業資金困難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環保投資的不斷增加,企業現在購買同樣的原材料,需要付出更多資金,容易導致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或因為銀行借貸阻滯,造成壓縮機企業資金困難的風險,并且面對客戶的議價能力也相對較弱。
3、壓縮機技術升級陷入兩難
中央環保督察一輪接著一輪,當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限制企業申請排污許可證,能夠拿到環評資格變得艱難,迫切要求企業能夠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升級落后產能,這一趨勢對于一些資金不充裕的壓縮機生產企業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他們面臨著“改造升級設備無異于自殺、不改造則是等死”的兩難局面。同時壓縮機技術的改造門檻高,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造,技術改造耗時長、資金消耗大,同時又很難與市場變化同步。
三、壓縮機漲價后怎么辦?
之前一段時間,壓縮機行業已經經歷過一次漲價潮,在不斷承壓的環境下,壓縮機不得不通過漲價避免虧損,即便是漲價將使企業面臨各種風險,企業也無可選擇。
“價值決定價格”是市場通用規則,壓縮機企業因為原材料漲價不得不漲價,如何通過提升產品價值,降低客戶在購買提價產品的不適感,或者說因為價格提升降低購買欲望的現象,是目前壓縮機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壓縮機企業可以創新技術,通過推出高效、節能、靜音的新產品,利用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產品的“價值”,利用價值去抵消產品漲價帶給客戶的不適感,降低漲價可能帶來的風險。
當然,目前一些壓縮機公司很早就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并且已經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從目前市場的新品分析可知,永磁變頻和無油壓縮機是主流趨勢,也是壓縮機企業在不斷創新的領域。永磁變頻和無油壓縮機主要特點是節能高效,靜音無噪,同時能夠提供清潔干凈的壓縮空氣,相比傳統機型,這類壓縮機更容易收到市場關注。在提升壓縮機本身技術含量之后,即便是壓縮機的價格上漲了,市場也比較容易接受。
創新壓縮機技術可能是壓縮機漲價之后比較好的能夠解決漲價潮帶來風險的辦法之一了。此外,壓縮機企業還可以在銷售或者售后服務上進行模式創新,延長產品盈利價值鏈。當然如何真正降低漲價風險,還需要企業在長期實際操作中不斷的調整實踐。
上游成本一路狂飆,壓縮機產品的價格是否要上漲,如何解決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漲幅多少才可以能被市場接受?這都關乎壓縮機企業能否在這一輪漲價風暴中順利坐上“諾亞方舟”。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