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開山股份此前主要從事空氣壓縮機、螺桿膨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國內z*大的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也是國內產銷規模z*大的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
時間:2017年2月6日-2月8日
地點:印度尼西亞sibolga
參加人員:
浙江開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克堅、開山控股公司SorikMarapi Geothermal Power董事長 William Tei、開山合資公司 KS Orkas*席儲能官GrimurBjornsson等。
前情提要
2016年4月,開山股份全資收購新加坡OTP Geothermal Pte.,Ltd公司,獲得印尼240MW SorikMarapi地熱項目的特許開發經營權。該項目擬建設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的蘇門答臘斷裂帶上,該地區是q*十大地熱資源z*豐富的地區之一。擬采用“一井一站”的開發模式建設凈發電量240MW的地熱發電站。
開山股份此前主要從事空氣壓縮機、螺桿膨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國內z*大的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也是國內產銷規模z*大的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此次投資印尼地熱項目并非是一時興起之舉,從2011年起開山股份便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會議要點
1、印尼地熱投資情況
SorikMarapi 地熱項目總投資和裝機容量240MW,但總儲量不止240MW,只是現在簽的 PPA(PowerPurchase Agreement 購電協議)是240MW,總投資預計8.4億美元。主要建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電站的本身,包括路、基建、發電設備等;第二部分是地熱井、生產井和回灌井、井口設備等;第三部分是輸電線、變電站、升壓站等。計劃打27口生產井,每口井的平均產量9MW,總共240MW。
2、印尼地熱執行情況
從SorikMarapi地熱項目之前3口井來看,速度很快,大概45-55天鉆完一口井。所有的井是標準直徑,到下面有方向更改,有斜下井,這樣可以插入不同的斷層。目前進度和預期一致,有了更多的平臺,還有兩個鉆機同時鉆。開山公司認為每個月可以新開出10MW 的蒸汽,之后的鉆井會比這3口的速度更快,因為更多的數據采集出來將更確定。
3、公司的核心與戰略
核心在團隊。國外公司在走下坡路,當前跨國公司沒有能力做產品開發,空氣壓縮機更新都難。開山在過去一兩年吸引了q*核心專家與人才,在基礎技術人員上也在印尼、非洲等做了較多吸納,且成本較低。但開山評估,三年時間日本三菱可能趕上。z*近一次交手中基本打平,三菱比開山高0.24%的效率,開山價格低了20%+。但開山的問題是在印尼還未有機組運行。當前,開山爭取在三年的時間窗口中多拿訂單。
第一部分,SMGP 董事長 William 發言
一、關于項目進展
Sorik火山,基本所有打井都是以這個火山為源泉。現在通過鉆井證明,根據測評,發電潛力有350MW-460MW。項目公司和PLN,也就是印尼國家電力局簽有30年的購電協議,PT SMGP在勘探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向政府申請各種各樣的許可,現在這些許可都已經到手。在開山收購之前,業主OTP認為需要32口生產井和9個回灌井,我們經過測試認為需要27口生產井,當然這個數據沒有完全的確定。開山的技術和原來的傳統技術相比,使用的是井口技術,傳統使用的是大型中央電站技術,我們可以更快地發電,更快地得到收益。
二、投資和裝機量
SorikMarapi 地熱項目總投資和裝機容量是240MW,當然總儲量不止240MW,現在簽的 PPA是240MW,總投資預計8.4億美元。主要的建設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電站的本身,包括路、基建、發電設備等;第二部分是地熱井、生產井和回灌井、井口設備等;第三個是輸電線、變電站、升壓站等。計劃27口生產井,每口井的平均產量9MW,總共是240MW。輸電線和變電站,有150kV的雙線連接到PLN變電站上,關于這一部分電站和輸電線的設計合同,我們交給了華東電網,他們已經開始設計。
三、流程中的細節問題
在非技術方面,比較重要的工作是和當地的村莊搞好關系。開山在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氣,現在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他們不會阻擾工程進度。在許可和證件方面,我們在跟進流程爭取不會影響進度。合同方面,關鍵合同都已經準備好了,包括鉆井合同、土木工程合同。簽合同之前我們會進行招標,競爭投標。z*后一個是基建工作,在現場通過基建,比如道路、平臺的修建確定鉆井如期進行,現在在進行平臺A、平臺C的基建,道路已經建好。
第二部分,KS orka s*席儲能官Grimur
一、專家背景
地質資源儲能官和工程師,過去30多年基本在做地熱,去過全世界除了南美以外的地熱基地。冰島大學教授。
二、進展
在關于打井位置的判斷上,還有完井測試,開山有一個團隊在支持。KS Orka在2016年8月收購SorikMarapi項目,還有Sarulla,他們被認為是印尼兩個z*大的未開發地熱田。現在同時在兩個平臺上用兩個大鉆機進行鉆井,第一個鉆機在去年10月20日開鉆,第二個鉆機是在去年12月24日開鉆。到現在已經完成了3口井的鉆探,溫度達到230-255度,符合礦物學的結果。就目前的結果來看,能夠證實以前對這塊地質的調研。
三、地下資源如何評估?
要看地下有多少資源,有多少熱,有3種不同測量指標。一個是p10, 一個是p50,一個是 p90,這也是油氣行業的術語。
P10是說有10%的可能性可以開發到這樣的MW數,有點類似于上限。在獲得這塊工作區之后,開發商會進行3G地質物理化學調研,在這些調研之后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更清楚分析,在這階段是P50,是50%的可能性可以開發到這種上限。在 KS Orka 買下SorikMarapi之前已經進行了P50的調研。我們在拿到之后進行了P90測試,也就是被證實的測量。
四、開山的計劃執行
先從幾個平臺上開始鉆井,在鉆井的過程中,每個平臺會鉆很多斜井。現在的鉆井活動在第1、2大區進行,開山會在今年進入第3大區開始鉆井。在勘探井完成之后,會確定P90的數據,還有蒸汽流到地表的數據,來確認整個構造是不是有好的滲透性。在對鉆井很了解之后,會開很大批量的井,然后把蒸汽和鹽水抽上來,進行優化。比如,為了更大的流量鉆更大直徑的井,在鉆生產井之外還會鉆回灌井。
從過去3口井來看,速度很快,大概45-55 天鉆完一口井。所有的井是標準直徑,到下面有方向更改,有斜下井,這樣可以插入不同的斷層。目前,我們的進度和預期是一致的,有了更多的平臺,兩個鉆機同時鉆,每個月可以新開出10MW的蒸汽。之后的鉆井會比這3口的速度更快,因為更多的數據采集出來我們將更確定。
第三部分,問答環節
1、項目進展?
當時目標4月底鉆8口井,現在目標放緩至5月,今年希望鉆12口井。平臺選址還沒有確定。
2、鉆井方面,兩位專家考慮跟過往鉆井經歷的異同?
兩位專家都覺得跟過往鉆井區別不大。
3、發電目標?
今年目標發電4-6口井,目標50MW。
4、當地關系會有風險嗎?
公司給當地社區灌溉項目等,會積極解決問題。但還是會有風險,比如打井目前延遲到5月份,就是當地社區關系沒搞好,鉆機晚了15天。
5、可再生能源的考慮?地熱的地位?
水電污染,核電更糟糕,光伏和風力發電的電質量差。地熱有z*長運營時間,保證8300h,實際8400h,且完全沒有對環境污染。北方霧霾很大有風電原因,因為風路被擋住。另外,調頻的話火電廠頻繁啟動,啟動過程中脫硫脫硝裝置不工作。地熱z*大問題是,在我們以前開發投資強度太大,我們的井口分布式電站使得地熱開發容易。
6、公司的核心優勢?
在團隊。q*兩大專家,一是湯炎,二是Peterman,其正研發單功率10MW的大功率機,他們都來自UTC。核心專家已被開山網羅。國外公司在走下坡路,因為美國沒人做機械工程師,跨國公司沒有能力做產品開發,像空氣壓縮機更新都難。
7、公司的戰略?
日本三菱可能會趕上開山,公司評估三年時間可能趕上。z*近一次交手中基本打平,三菱比開山高 0.24%的效率,開山價格低了 20%+,但開山的問題是在印尼還未有機組運行。當前,開山爭取在三年的時間窗口中多拿訂單。
專家看好投資印尼地熱
地熱能擁有巨大的潛力。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q*共有78個國家已在利用地熱能,其中27個國家擁有地熱發電廠。以1995~2010年為例,世界地熱直接利用的增長率達到13%。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表示,雖然我國目前地熱能利用總量不小,但和能源整體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目前國內做地熱的公司也不少,但規模都比較小,做得也不好,“技術上沒有問題,主要原因還是高成本”。
印尼地熱發電量與地熱發電能力皆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菲律賓。地熱資源儲藏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僅利用了其地熱能總量的4.7%,大部分資源目前尚未得到開發,存在潛力巨大的市場開發前景。開山股份在未來要布局q*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目標是成長為q*性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開山股份擁有領先的螺桿發電技術,并在冶金、石化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應用經驗,特別是通過美國加州、新墨西哥州等項目,在地熱發電市場已嶄露頭角。在此基礎上,開山創新提出的“一井一站”全新技術路徑,使地熱發電投資可以形成滾動式開發,降低項目風險、縮短投資周期、提高回報水平。
林伯強教授認為,印尼的條件和中國不一樣,地熱能在成本和電價上都和國內不一樣,自己對開山股份在印尼地熱項目的前景很看好。
【壓縮機網】開山股份此前主要從事空氣壓縮機、螺桿膨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國內z*大的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也是國內產銷規模z*大的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
時間:2017年2月6日-2月8日
地點:印度尼西亞sibolga
參加人員:
浙江開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克堅、開山控股公司SorikMarapi Geothermal Power董事長 William Tei、開山合資公司 KS Orkas*席儲能官GrimurBjornsson等。
前情提要
2016年4月,開山股份全資收購新加坡OTP Geothermal Pte.,Ltd公司,獲得印尼240MW SorikMarapi地熱項目的特許開發經營權。該項目擬建設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的蘇門答臘斷裂帶上,該地區是q*十大地熱資源z*豐富的地區之一。擬采用“一井一站”的開發模式建設凈發電量240MW的地熱發電站。
開山股份此前主要從事空氣壓縮機、螺桿膨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國內z*大的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也是國內產銷規模z*大的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制造企業。此次投資印尼地熱項目并非是一時興起之舉,從2011年起開山股份便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會議要點
1、印尼地熱投資情況
SorikMarapi 地熱項目總投資和裝機容量240MW,但總儲量不止240MW,只是現在簽的 PPA(PowerPurchase Agreement 購電協議)是240MW,總投資預計8.4億美元。主要建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電站的本身,包括路、基建、發電設備等;第二部分是地熱井、生產井和回灌井、井口設備等;第三部分是輸電線、變電站、升壓站等。計劃打27口生產井,每口井的平均產量9MW,總共240MW。
2、印尼地熱執行情況
從SorikMarapi地熱項目之前3口井來看,速度很快,大概45-55天鉆完一口井。所有的井是標準直徑,到下面有方向更改,有斜下井,這樣可以插入不同的斷層。目前進度和預期一致,有了更多的平臺,還有兩個鉆機同時鉆。開山公司認為每個月可以新開出10MW 的蒸汽,之后的鉆井會比這3口的速度更快,因為更多的數據采集出來將更確定。
3、公司的核心與戰略
核心在團隊。國外公司在走下坡路,當前跨國公司沒有能力做產品開發,空氣壓縮機更新都難。開山在過去一兩年吸引了q*核心專家與人才,在基礎技術人員上也在印尼、非洲等做了較多吸納,且成本較低。但開山評估,三年時間日本三菱可能趕上。z*近一次交手中基本打平,三菱比開山高0.24%的效率,開山價格低了20%+。但開山的問題是在印尼還未有機組運行。當前,開山爭取在三年的時間窗口中多拿訂單。
第一部分,SMGP 董事長 William 發言
一、關于項目進展
Sorik火山,基本所有打井都是以這個火山為源泉。現在通過鉆井證明,根據測評,發電潛力有350MW-460MW。項目公司和PLN,也就是印尼國家電力局簽有30年的購電協議,PT SMGP在勘探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向政府申請各種各樣的許可,現在這些許可都已經到手。在開山收購之前,業主OTP認為需要32口生產井和9個回灌井,我們經過測試認為需要27口生產井,當然這個數據沒有完全的確定。開山的技術和原來的傳統技術相比,使用的是井口技術,傳統使用的是大型中央電站技術,我們可以更快地發電,更快地得到收益。
二、投資和裝機量
SorikMarapi 地熱項目總投資和裝機容量是240MW,當然總儲量不止240MW,現在簽的 PPA是240MW,總投資預計8.4億美元。主要的建設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電站的本身,包括路、基建、發電設備等;第二部分是地熱井、生產井和回灌井、井口設備等;第三個是輸電線、變電站、升壓站等。計劃27口生產井,每口井的平均產量9MW,總共是240MW。輸電線和變電站,有150kV的雙線連接到PLN變電站上,關于這一部分電站和輸電線的設計合同,我們交給了華東電網,他們已經開始設計。
三、流程中的細節問題
在非技術方面,比較重要的工作是和當地的村莊搞好關系。開山在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氣,現在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他們不會阻擾工程進度。在許可和證件方面,我們在跟進流程爭取不會影響進度。合同方面,關鍵合同都已經準備好了,包括鉆井合同、土木工程合同。簽合同之前我們會進行招標,競爭投標。z*后一個是基建工作,在現場通過基建,比如道路、平臺的修建確定鉆井如期進行,現在在進行平臺A、平臺C的基建,道路已經建好。
第二部分,KS orka s*席儲能官Grimur
一、專家背景
地質資源儲能官和工程師,過去30多年基本在做地熱,去過全世界除了南美以外的地熱基地。冰島大學教授。
二、進展
在關于打井位置的判斷上,還有完井測試,開山有一個團隊在支持。KS Orka在2016年8月收購SorikMarapi項目,還有Sarulla,他們被認為是印尼兩個z*大的未開發地熱田。現在同時在兩個平臺上用兩個大鉆機進行鉆井,第一個鉆機在去年10月20日開鉆,第二個鉆機是在去年12月24日開鉆。到現在已經完成了3口井的鉆探,溫度達到230-255度,符合礦物學的結果。就目前的結果來看,能夠證實以前對這塊地質的調研。
三、地下資源如何評估?
要看地下有多少資源,有多少熱,有3種不同測量指標。一個是p10, 一個是p50,一個是 p90,這也是油氣行業的術語。
P10是說有10%的可能性可以開發到這樣的MW數,有點類似于上限。在獲得這塊工作區之后,開發商會進行3G地質物理化學調研,在這些調研之后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更清楚分析,在這階段是P50,是50%的可能性可以開發到這種上限。在 KS Orka 買下SorikMarapi之前已經進行了P50的調研。我們在拿到之后進行了P90測試,也就是被證實的測量。
四、開山的計劃執行
先從幾個平臺上開始鉆井,在鉆井的過程中,每個平臺會鉆很多斜井。現在的鉆井活動在第1、2大區進行,開山會在今年進入第3大區開始鉆井。在勘探井完成之后,會確定P90的數據,還有蒸汽流到地表的數據,來確認整個構造是不是有好的滲透性。在對鉆井很了解之后,會開很大批量的井,然后把蒸汽和鹽水抽上來,進行優化。比如,為了更大的流量鉆更大直徑的井,在鉆生產井之外還會鉆回灌井。
從過去3口井來看,速度很快,大概45-55 天鉆完一口井。所有的井是標準直徑,到下面有方向更改,有斜下井,這樣可以插入不同的斷層。目前,我們的進度和預期是一致的,有了更多的平臺,兩個鉆機同時鉆,每個月可以新開出10MW的蒸汽。之后的鉆井會比這3口的速度更快,因為更多的數據采集出來我們將更確定。
第三部分,問答環節
1、項目進展?
當時目標4月底鉆8口井,現在目標放緩至5月,今年希望鉆12口井。平臺選址還沒有確定。
2、鉆井方面,兩位專家考慮跟過往鉆井經歷的異同?
兩位專家都覺得跟過往鉆井區別不大。
3、發電目標?
今年目標發電4-6口井,目標50MW。
4、當地關系會有風險嗎?
公司給當地社區灌溉項目等,會積極解決問題。但還是會有風險,比如打井目前延遲到5月份,就是當地社區關系沒搞好,鉆機晚了15天。
5、可再生能源的考慮?地熱的地位?
水電污染,核電更糟糕,光伏和風力發電的電質量差。地熱有z*長運營時間,保證8300h,實際8400h,且完全沒有對環境污染。北方霧霾很大有風電原因,因為風路被擋住。另外,調頻的話火電廠頻繁啟動,啟動過程中脫硫脫硝裝置不工作。地熱z*大問題是,在我們以前開發投資強度太大,我們的井口分布式電站使得地熱開發容易。
6、公司的核心優勢?
在團隊。q*兩大專家,一是湯炎,二是Peterman,其正研發單功率10MW的大功率機,他們都來自UTC。核心專家已被開山網羅。國外公司在走下坡路,因為美國沒人做機械工程師,跨國公司沒有能力做產品開發,像空氣壓縮機更新都難。
7、公司的戰略?
日本三菱可能會趕上開山,公司評估三年時間可能趕上。z*近一次交手中基本打平,三菱比開山高 0.24%的效率,開山價格低了 20%+,但開山的問題是在印尼還未有機組運行。當前,開山爭取在三年的時間窗口中多拿訂單。
專家看好投資印尼地熱
地熱能擁有巨大的潛力。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q*共有78個國家已在利用地熱能,其中27個國家擁有地熱發電廠。以1995~2010年為例,世界地熱直接利用的增長率達到13%。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表示,雖然我國目前地熱能利用總量不小,但和能源整體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目前國內做地熱的公司也不少,但規模都比較小,做得也不好,“技術上沒有問題,主要原因還是高成本”。
印尼地熱發電量與地熱發電能力皆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菲律賓。地熱資源儲藏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僅利用了其地熱能總量的4.7%,大部分資源目前尚未得到開發,存在潛力巨大的市場開發前景。開山股份在未來要布局q*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目標是成長為q*性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開山股份擁有領先的螺桿發電技術,并在冶金、石化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應用經驗,特別是通過美國加州、新墨西哥州等項目,在地熱發電市場已嶄露頭角。在此基礎上,開山創新提出的“一井一站”全新技術路徑,使地熱發電投資可以形成滾動式開發,降低項目風險、縮短投資周期、提高回報水平。
林伯強教授認為,印尼的條件和中國不一樣,地熱能在成本和電價上都和國內不一樣,自己對開山股份在印尼地熱項目的前景很看好。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