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他,中等身材,說起話來文質彬彬的;他,沉著冷靜,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他就是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一加氫車間主任溫紅林。一路走來,他在成長,他在耕耘,他在收獲,奮斗的路上,他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2012年,溫紅林任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一加氫車間工程師,2014年9月任公司一加氫車間主任。工作期間積極撰寫論文,溫紅林先后在《煉油技術與工程》《山東化工》《石油技術》等刊物分別發表了《混合油加氫裝置高壓空冷器腐蝕原因分析與操作優化》《催化輕汽油醚化裝置生產運行與優化》《余隙無級調節氣量節能技術在循環氫壓縮機上的應用》《余隙無級調節氣量節能技術在新氫壓縮機上的應用》等論文。
根據產品質量的升級要求,溫紅林所在的一加氫車間積極采取措施,利用設計為生產國IV柴油的加氫裝置,優化、調整各項參數,2015年11月份實現國V車用柴油的連續生產。在這個過程中,溫紅林積極聯系溝通,汽油加氫裝置嚴格執行直供料的方案,順利解決了換熱器快速結焦的問題,并逐步實現原料硫含量達1300ppm的國V汽油生產,基本滿足了加工各類油品的需要。
2015年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汽油質量進一步提升,附加值增加,根據生產情況,每噸輕汽油可把55千克低價值甲醇轉化為高辛烷值汽油,汽油辛烷值平均提高0.5個點,但是,僅運行了20天,與公司提出的效益提升目標極不相符,經過公司領導的研究,車間對生產方案進行了優化,2016年3月順利實現醚化裝置的連續生產,靈活進行生產高清汽油和組分油的切換工作,2016年消耗低價值甲醇6194噸轉化為高附加值汽油,僅此一項就增收1300萬元左右,實現了裝置效益的最大化。另外,積極創新,提出多種方案解決了裝置運行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其中,2013年參與解決了60萬噸/年焦化汽柴油加氫裝置反應系統氯離子腐蝕問題,2015年提出“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零污油排放”的開工方案,獲得公司管理改善一等獎,2018年提出的“采取工藝防護措施防止轉化催化劑高溫積碳”在連云港市職工科技創新成果評選活動中獲先進操作法二等獎,被連云港市贛榆區總工會評為2018年度創新服務性職工。
隨著汽柴油質量升級,2016年1至3月份兩套加氫裝置能耗均超過目標合同值,溫紅林帶領團隊積極分析原因,并采取應對措施:一是裝置內伴熱實行動態管理,減少蒸汽消耗;二是優化汽柴油加氫裝置注水流程,提高原料換熱效果,降低加熱爐負荷和瓦斯消耗;三是不斷優化操作參數、協調溝通確保原料性質穩定,從而保證兩套加氫最大加工負荷;四是優化醚化裝置生產方案,及時開停醚化蒸餾塔節約蒸汽消耗等。經過車間努力,在今后的生產中制氫裝置能耗優于標桿值,2套加氫裝置均完成了能耗指標。先后實施了壓縮機增加余隙調節系統、注水泵增加變頻、反應進料泵拆除一級葉輪、加熱爐更換高效節能燃燒器及更換高效空氣預熱器等節能改造項目,同時采取工藝優化措施及管理措施,優化了加熱爐操作數據,規定了空冷電機啟停操作制度,進一步降低裝置運行成本,累積每年節約用電量達754萬Kwh,節約電費482萬元,每年節約瓦斯用量1529余噸,節約成本459萬元。輕汽油醚化裝置萃取水增設凈化系統技術改造,改造后每月節省除鹽水約200噸,同時減少同等數量的污水排放。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2015年溫紅林提出“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零污油排放”的開工方案,獲得公司管理改善一等獎;2018年車間以公司基礎管理大討論活動為契機,發動車間全體員工全面排查基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制定新制度、新規定、完善已有制度等措施對大討論的問題項進行了逐一落實與解決,使車間的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也獲得公司大討論活動車間級第一名的活動成績。溫紅林表示,安全平穩生產是車間管理體系的核心,車間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安全平穩生產這一條主線進行開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進行生產精細化管理,在確保安全平穩生產的基礎上,對其逐步優化,提升裝置效益,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來源:連云港日報(新浪網 )
2012年,溫紅林任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一加氫車間工程師,2014年9月任公司一加氫車間主任。工作期間積極撰寫論文,溫紅林先后在《煉油技術與工程》《山東化工》《石油技術》等刊物分別發表了《混合油加氫裝置高壓空冷器腐蝕原因分析與操作優化》《催化輕汽油醚化裝置生產運行與優化》《余隙無級調節氣量節能技術在循環氫壓縮機上的應用》《余隙無級調節氣量節能技術在新氫壓縮機上的應用》等論文。
根據產品質量的升級要求,溫紅林所在的一加氫車間積極采取措施,利用設計為生產國IV柴油的加氫裝置,優化、調整各項參數,2015年11月份實現國V車用柴油的連續生產。在這個過程中,溫紅林積極聯系溝通,汽油加氫裝置嚴格執行直供料的方案,順利解決了換熱器快速結焦的問題,并逐步實現原料硫含量達1300ppm的國V汽油生產,基本滿足了加工各類油品的需要。
2015年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汽油質量進一步提升,附加值增加,根據生產情況,每噸輕汽油可把55千克低價值甲醇轉化為高辛烷值汽油,汽油辛烷值平均提高0.5個點,但是,僅運行了20天,與公司提出的效益提升目標極不相符,經過公司領導的研究,車間對生產方案進行了優化,2016年3月順利實現醚化裝置的連續生產,靈活進行生產高清汽油和組分油的切換工作,2016年消耗低價值甲醇6194噸轉化為高附加值汽油,僅此一項就增收1300萬元左右,實現了裝置效益的最大化。另外,積極創新,提出多種方案解決了裝置運行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其中,2013年參與解決了60萬噸/年焦化汽柴油加氫裝置反應系統氯離子腐蝕問題,2015年提出“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零污油排放”的開工方案,獲得公司管理改善一等獎,2018年提出的“采取工藝防護措施防止轉化催化劑高溫積碳”在連云港市職工科技創新成果評選活動中獲先進操作法二等獎,被連云港市贛榆區總工會評為2018年度創新服務性職工。
隨著汽柴油質量升級,2016年1至3月份兩套加氫裝置能耗均超過目標合同值,溫紅林帶領團隊積極分析原因,并采取應對措施:一是裝置內伴熱實行動態管理,減少蒸汽消耗;二是優化汽柴油加氫裝置注水流程,提高原料換熱效果,降低加熱爐負荷和瓦斯消耗;三是不斷優化操作參數、協調溝通確保原料性質穩定,從而保證兩套加氫最大加工負荷;四是優化醚化裝置生產方案,及時開停醚化蒸餾塔節約蒸汽消耗等。經過車間努力,在今后的生產中制氫裝置能耗優于標桿值,2套加氫裝置均完成了能耗指標。先后實施了壓縮機增加余隙調節系統、注水泵增加變頻、反應進料泵拆除一級葉輪、加熱爐更換高效節能燃燒器及更換高效空氣預熱器等節能改造項目,同時采取工藝優化措施及管理措施,優化了加熱爐操作數據,規定了空冷電機啟停操作制度,進一步降低裝置運行成本,累積每年節約用電量達754萬Kwh,節約電費482萬元,每年節約瓦斯用量1529余噸,節約成本459萬元。輕汽油醚化裝置萃取水增設凈化系統技術改造,改造后每月節省除鹽水約200噸,同時減少同等數量的污水排放。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2015年溫紅林提出“輕汽油醚化裝置原始開車零污油排放”的開工方案,獲得公司管理改善一等獎;2018年車間以公司基礎管理大討論活動為契機,發動車間全體員工全面排查基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制定新制度、新規定、完善已有制度等措施對大討論的問題項進行了逐一落實與解決,使車間的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也獲得公司大討論活動車間級第一名的活動成績。溫紅林表示,安全平穩生產是車間管理體系的核心,車間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安全平穩生產這一條主線進行開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進行生產精細化管理,在確保安全平穩生產的基礎上,對其逐步優化,提升裝置效益,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來源:連云港日報(新浪網 )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