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同安區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動臺資企業復工復產。
同安區各相關部門一方面深入走訪臺資企業,另一方面積極回應臺胞臺企線上提問,既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后疫情防控工作,又推行精準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交通運輸、生產要素、員工返崗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促進企業正常生產、實現良性發展,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
下面以東亞機械為例,來看一看臺企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
01、臺企東亞機械在農歷正月初五就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東亞防疫營運小組,按照區里發布的復工條件和各項復工指南,在線上商討對策、布置任務,積極準備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全體組員正月初六就開始在家辦公、線上辦公,迅速制定出東亞機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復工措施,在2月5日就向全體員工發布了測體溫、消毒、食堂分批就餐的具體辦法以及相關負責人員名單。同時,發布了東亞員工防疫28條,簡單明了地讓員工了解上班、居家、就餐和外出時如何做好防疫,其中不僅有戴口罩、洗手等基礎又必要的知識宣傳,也有復工后如何遵守集體生活的相關防疫規定,讓員工能在復工前及時了解相關防疫知識。所有這些措施的快速落實,確保了公司具備了復工條件。
02、2月10日公司復工后,由于各地的防控措施仍然非常嚴格,公共交通沒有全面恢復,加上部分本地房東不敢接收外來人員的因素,導致很多外地員工無法及時返回,公司各級干部始終與他們保持聯系,及時把廈門市和同安區的各項新政策新規定通知到他們,積極幫他們聯系房東所在村居領導,做好房東思想工作,同時,嚴格要求公司員工返廈后遵守相關居家隔離規定。通過這些密切聯系的舉措,通過展現公司的熱情和誠意,打消了外地員工不愿返回廈門的想法。
市區臺港澳辦走訪東亞機械
03、外來員工返回前后,不斷報告本地房東對政策的存在誤解,甚至對疫情的恐懼不接收員工返回,還有些房東或村居超范圍超時間要求居家隔離。這些現實問題給企業的復工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安區相關部門在走訪企業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協調各村居。企業發給有關部門的協調需求,各級部門都能馬上回復,馬上解決,一個個員工處理,一個個村居協調。正是通過區、局、鎮、社區各級領導這樣接地氣的踏實工作,東亞機械的員工一個個陸續回到了廈門,入住了原來的出租房,一個個地解除了超期隔離。
04、2月18日,同安區委書記黃燕添帶領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來到東亞機械現場辦公,關心企業是否充分了解區里對企業復工和疫情期間的各項惠企政策,實地了解企業內部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復工困難,當了解到企業存在物流仍不順暢的問題時,立刻指示有關部門第二天召開協調會,利用區里菜籃子和防疫等民生物資運輸車輛單程空載,解決企業特殊時間的運輸問題。黃書記還特別關心企業防疫措施是否到位,指示企業要繼續嚴防嚴控,做好員工的健康醫學監督,在狠抓復工生產的同時,落實企業的防疫主體責任。
05、針對企業口罩普遍緊張的情況,區鎮兩級政府,多方協調,籌措資源,分批以成本價幫企業購買口罩,近日,東亞機械獲得了10人天的口罩支援,有效緩解了企業口罩短缺。
在同安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東亞機械的復工率從開工日2月10日的45%快速上升到2月24日的93%,除湖北省人員無法返回后,其它省份的員工都已經返回,東亞機械的車間里又恢復了往日的機器轟鳴聲。
廈門市重點建設項目—東亞機械鈑金車間,由于建筑公司的員工99%是外省員工,項目遲遲無法復工。區委區政府指示區重點辦及時落實“包機、包列、包車”各項政策,幫助建筑公司接回外地員工,為企業復工創造條件。該項目已于2月20日順利復工,有望通過合理調度,搶回落下的工期。
06、東亞機械在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的同時,也不忘回報社會。中華民族有光榮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武漢令人揪心的疫情,公司第一時間決定捐款115萬元,通過同安慈善會定向捐助武漢。這一善舉,不僅表達了東亞機械對重點疫區的支援之情,也極大地鼓舞了公司員工共同抗擊疫情的士氣,各級干部紛紛請愿,要求參加測體溫工作隊、食堂就餐督導隊,公司員工還拿出寶貴的口罩捐給公司,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助戰勝疫情和復工生產。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安全平穩復工復產,也是支持防疫、穩定就業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環。同安區政府在帶領轄區人民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及時出臺了各項惠企幫企政策和措施,幫助企業渡過特殊時期的難關。區鎮各級干部沖鋒在前,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己任,任勞任怨,不分晝夜,迅速解決企業復工難題。正是在同安區、西柯鎮以及各個部門的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下,東亞機械才能迅速恢復生產,企業的員工才能迅速有序的安全復工。
同安區各相關部門一方面深入走訪臺資企業,另一方面積極回應臺胞臺企線上提問,既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后疫情防控工作,又推行精準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交通運輸、生產要素、員工返崗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促進企業正常生產、實現良性發展,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
下面以東亞機械為例,來看一看臺企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
01、臺企東亞機械在農歷正月初五就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東亞防疫營運小組,按照區里發布的復工條件和各項復工指南,在線上商討對策、布置任務,積極準備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全體組員正月初六就開始在家辦公、線上辦公,迅速制定出東亞機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復工措施,在2月5日就向全體員工發布了測體溫、消毒、食堂分批就餐的具體辦法以及相關負責人員名單。同時,發布了東亞員工防疫28條,簡單明了地讓員工了解上班、居家、就餐和外出時如何做好防疫,其中不僅有戴口罩、洗手等基礎又必要的知識宣傳,也有復工后如何遵守集體生活的相關防疫規定,讓員工能在復工前及時了解相關防疫知識。所有這些措施的快速落實,確保了公司具備了復工條件。
02、2月10日公司復工后,由于各地的防控措施仍然非常嚴格,公共交通沒有全面恢復,加上部分本地房東不敢接收外來人員的因素,導致很多外地員工無法及時返回,公司各級干部始終與他們保持聯系,及時把廈門市和同安區的各項新政策新規定通知到他們,積極幫他們聯系房東所在村居領導,做好房東思想工作,同時,嚴格要求公司員工返廈后遵守相關居家隔離規定。通過這些密切聯系的舉措,通過展現公司的熱情和誠意,打消了外地員工不愿返回廈門的想法。
市區臺港澳辦走訪東亞機械
03、外來員工返回前后,不斷報告本地房東對政策的存在誤解,甚至對疫情的恐懼不接收員工返回,還有些房東或村居超范圍超時間要求居家隔離。這些現實問題給企業的復工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安區相關部門在走訪企業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協調各村居。企業發給有關部門的協調需求,各級部門都能馬上回復,馬上解決,一個個員工處理,一個個村居協調。正是通過區、局、鎮、社區各級領導這樣接地氣的踏實工作,東亞機械的員工一個個陸續回到了廈門,入住了原來的出租房,一個個地解除了超期隔離。
04、2月18日,同安區委書記黃燕添帶領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來到東亞機械現場辦公,關心企業是否充分了解區里對企業復工和疫情期間的各項惠企政策,實地了解企業內部防疫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復工困難,當了解到企業存在物流仍不順暢的問題時,立刻指示有關部門第二天召開協調會,利用區里菜籃子和防疫等民生物資運輸車輛單程空載,解決企業特殊時間的運輸問題。黃書記還特別關心企業防疫措施是否到位,指示企業要繼續嚴防嚴控,做好員工的健康醫學監督,在狠抓復工生產的同時,落實企業的防疫主體責任。
05、針對企業口罩普遍緊張的情況,區鎮兩級政府,多方協調,籌措資源,分批以成本價幫企業購買口罩,近日,東亞機械獲得了10人天的口罩支援,有效緩解了企業口罩短缺。
在同安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東亞機械的復工率從開工日2月10日的45%快速上升到2月24日的93%,除湖北省人員無法返回后,其它省份的員工都已經返回,東亞機械的車間里又恢復了往日的機器轟鳴聲。
廈門市重點建設項目—東亞機械鈑金車間,由于建筑公司的員工99%是外省員工,項目遲遲無法復工。區委區政府指示區重點辦及時落實“包機、包列、包車”各項政策,幫助建筑公司接回外地員工,為企業復工創造條件。該項目已于2月20日順利復工,有望通過合理調度,搶回落下的工期。
06、東亞機械在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的同時,也不忘回報社會。中華民族有光榮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武漢令人揪心的疫情,公司第一時間決定捐款115萬元,通過同安慈善會定向捐助武漢。這一善舉,不僅表達了東亞機械對重點疫區的支援之情,也極大地鼓舞了公司員工共同抗擊疫情的士氣,各級干部紛紛請愿,要求參加測體溫工作隊、食堂就餐督導隊,公司員工還拿出寶貴的口罩捐給公司,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助戰勝疫情和復工生產。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安全平穩復工復產,也是支持防疫、穩定就業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環。同安區政府在帶領轄區人民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及時出臺了各項惠企幫企政策和措施,幫助企業渡過特殊時期的難關。區鎮各級干部沖鋒在前,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己任,任勞任怨,不分晝夜,迅速解決企業復工難題。正是在同安區、西柯鎮以及各個部門的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下,東亞機械才能迅速恢復生產,企業的員工才能迅速有序的安全復工。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