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之下,天威保變決意甩掉 “包袱”。
由于難以承受新能源業務的巨大虧損,該公司稱,將剝離其風電及薄膜光伏資產,回歸輸變電這一傳統主業。
自2001年拉開超越輸變電領域邊界向新能源領域挺進的帷幕,太陽能和風能的 “雙翼”組合,曾令天威保變風光無限,而新能源產業與輸變電產業比翼雙飛的 “雙主業”,也曾讓其一度稱雄資本市場,攀上了83元的股價。
近年來,由于產能過剩、市場低迷,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陷入了低谷。
天威保變亦是如此,其旗下的新能源產業可謂 “全線潰敗”。
其中,虧損z*為嚴重的是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該公司2011~2013年上半年分別虧損0.6億元、1.5億元、6.2億元。
數據顯示,2013年1~8月,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 (長春)有限公司分別大幅虧損約4.6億元、1.1億元、12億元、4287.52萬元,合計虧損額高達18余億元。
受累于此,天威保變的總體業績也難如人意。
2011年,盡管有2億元左右的政府巨額補貼,但天威保變凈利潤同比減少94%;2012年,該公司出現了巨虧,當年凈虧損 15.2億元,同比下降達4436.35%;今年上半年,天威保變再度虧損達11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仍為虧損,全年業績不容樂觀。
天威保變有些扛不住了。
10月10日,該公司宣布,擬將風電及薄膜光伏資產與大股東的輸變電資產進行置換。
而在此之前,除控股、參股的多晶硅企業處于停產以外,天威保變控股的其它新能源企業均采取了減產、限產等各種控虧措施。
其發布的置換公告顯示,天威保變將以持有的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 (長春)有限公司及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各100%的股權,與大股東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保定天威電氣設備結構有限公司、天威變壓器工程技術咨詢維修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權,保定保菱變壓器有限公司66%的股權,保定多田冷卻設備有限公司49%、保定惠斯普高壓電氣有限公司39%、三菱電機天威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10%的股權等進行置換,且天威集團還將以現金支付7080萬元的差價。
對此,天威保變稱,置入輸變電資產將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輸變電業務鏈,同時,將天威長春、天威風電、天威葉片、天威薄膜等虧損資產置出,將有利于調整發展戰略,減輕負擔,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早在去年,天威保變就有了甩掉新能源產業的念頭,但當時還僅限于風電資產。在此次的置換中,該公司增加了天威薄膜,但仍然保留了虧損的多晶硅光伏電池業務,即包括參股25.99%的天威英利和占49%股份的樂電天威。
有報道稱,此前天威保變投資管理部部長張宏利曾坦承,由于新能源業務的 “全線潰敗”,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已經虧損超10億元,全年凈利潤扭虧無望,2013年公司凈利將再次陷入虧損狀態,待年報披露后將被ST。
為避免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而退市,與大股東進行資產置換,將新能源虧損資產轉移至母公司,或是z*好的辦法。
此番置換后,天威保變的主營業務將進一步向輸變電業務集中。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輸變電產業實現主營收入19.5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4.42%,同比增長91.64%。
重壓之下,天威保變決意甩掉 “包袱”。
由于難以承受新能源業務的巨大虧損,該公司稱,將剝離其風電及薄膜光伏資產,回歸輸變電這一傳統主業。
自2001年拉開超越輸變電領域邊界向新能源領域挺進的帷幕,太陽能和風能的 “雙翼”組合,曾令天威保變風光無限,而新能源產業與輸變電產業比翼雙飛的 “雙主業”,也曾讓其一度稱雄資本市場,攀上了83元的股價。
近年來,由于產能過剩、市場低迷,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陷入了低谷。
天威保變亦是如此,其旗下的新能源產業可謂 “全線潰敗”。
其中,虧損z*為嚴重的是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該公司2011~2013年上半年分別虧損0.6億元、1.5億元、6.2億元。
數據顯示,2013年1~8月,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 (長春)有限公司分別大幅虧損約4.6億元、1.1億元、12億元、4287.52萬元,合計虧損額高達18余億元。
受累于此,天威保變的總體業績也難如人意。
2011年,盡管有2億元左右的政府巨額補貼,但天威保變凈利潤同比減少94%;2012年,該公司出現了巨虧,當年凈虧損 15.2億元,同比下降達4436.35%;今年上半年,天威保變再度虧損達11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仍為虧損,全年業績不容樂觀。
天威保變有些扛不住了。
10月10日,該公司宣布,擬將風電及薄膜光伏資產與大股東的輸變電資產進行置換。
而在此之前,除控股、參股的多晶硅企業處于停產以外,天威保變控股的其它新能源企業均采取了減產、限產等各種控虧措施。
其發布的置換公告顯示,天威保變將以持有的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 (長春)有限公司及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各100%的股權,與大股東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保定天威電氣設備結構有限公司、天威變壓器工程技術咨詢維修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權,保定保菱變壓器有限公司66%的股權,保定多田冷卻設備有限公司49%、保定惠斯普高壓電氣有限公司39%、三菱電機天威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10%的股權等進行置換,且天威集團還將以現金支付7080萬元的差價。
對此,天威保變稱,置入輸變電資產將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輸變電業務鏈,同時,將天威長春、天威風電、天威葉片、天威薄膜等虧損資產置出,將有利于調整發展戰略,減輕負擔,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早在去年,天威保變就有了甩掉新能源產業的念頭,但當時還僅限于風電資產。在此次的置換中,該公司增加了天威薄膜,但仍然保留了虧損的多晶硅光伏電池業務,即包括參股25.99%的天威英利和占49%股份的樂電天威。
有報道稱,此前天威保變投資管理部部長張宏利曾坦承,由于新能源業務的 “全線潰敗”,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已經虧損超10億元,全年凈利潤扭虧無望,2013年公司凈利將再次陷入虧損狀態,待年報披露后將被ST。
為避免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而退市,與大股東進行資產置換,將新能源虧損資產轉移至母公司,或是z*好的辦法。
此番置換后,天威保變的主營業務將進一步向輸變電業務集中。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輸變電產業實現主營收入19.5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4.42%,同比增長91.64%。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