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大批工程項目即將上馬!財政部明確:2022年上半年,3.6萬億新增專項債計劃全部發放,重點投向交通/水利等基建領域!
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強化基礎設施發展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生產力布局和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
![20220518825421.png 640.png](/uploadfile/2022/0518/20220518825421.png)
會議要點
■ 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氣管網。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推進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
■ 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
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
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
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
布局建設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
■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推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發展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推動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
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
加強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
這意味著近期內會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馬。新一輪工程建設時代,就要到來!
新增3.6萬億專項債
2022年一季度,各地累計發行約1.25萬億新增專項債。3月底財政部又下達了剩余的新增專項債券限額約2.35萬億,計劃在在二季度完成發行。
其中,一季度的1.25萬億超過60%成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一季度專項債資金中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4157億元、交通基礎設施2316億元等),這也帶動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8.5%,這明顯高于去年。
今年財政部擴大了專項債使用范圍。
近期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組織各地補報了一批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指導地方將城市管網建設、水利等重點領域項目作為補報重點。
財政部圍繞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將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作為專項債支持重點。
“中字頭”央企集體向大基建轉
2022年1月,中建、中交等“中字頭”央企陸續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明確今年的工作方向。從官方通告的信息來看,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向基建領域轉型,近期都連續中標了多個基建類重大工程項目。
1、中建: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業務,深入拓展公路、地鐵、鐵路、水網、水利樞紐、大型橋梁、新能源建設等細分領域
2、中交:突出結構優化,做強做優做大主責主業(即基建領域)。
3、中電建:立足大基建,不斷推動公司由水利電力企業向大基建產業轉型。
以中建為例,2022年一季度新簽合同額8966億,雖然房建板塊仍然是主力,但是基礎設施板塊已經新簽2052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8%。
【壓縮機網】大批工程項目即將上馬!財政部明確:2022年上半年,3.6萬億新增專項債計劃全部發放,重點投向交通/水利等基建領域!
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強化基礎設施發展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生產力布局和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
會議要點
■ 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氣管網。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推進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
■ 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
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
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
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
布局建設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
■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推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發展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推動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
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
加強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
這意味著近期內會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馬。新一輪工程建設時代,就要到來!
新增3.6萬億專項債
2022年一季度,各地累計發行約1.25萬億新增專項債。3月底財政部又下達了剩余的新增專項債券限額約2.35萬億,計劃在在二季度完成發行。
其中,一季度的1.25萬億超過60%成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一季度專項債資金中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4157億元、交通基礎設施2316億元等),這也帶動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8.5%,這明顯高于去年。
今年財政部擴大了專項債使用范圍。
近期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組織各地補報了一批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指導地方將城市管網建設、水利等重點領域項目作為補報重點。
財政部圍繞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將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作為專項債支持重點。
“中字頭”央企集體向大基建轉
2022年1月,中建、中交等“中字頭”央企陸續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明確今年的工作方向。從官方通告的信息來看,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向基建領域轉型,近期都連續中標了多個基建類重大工程項目。
1、中建: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業務,深入拓展公路、地鐵、鐵路、水網、水利樞紐、大型橋梁、新能源建設等細分領域
2、中交:突出結構優化,做強做優做大主責主業(即基建領域)。
3、中電建:立足大基建,不斷推動公司由水利電力企業向大基建產業轉型。
以中建為例,2022年一季度新簽合同額8966億,雖然房建板塊仍然是主力,但是基礎設施板塊已經新簽2052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8%。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