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定調市場化或為第三輪招標打氣有分析師稱,盡管頁巖氣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但目前頁巖氣開發主力仍是兩大石油巨頭。
面對日益迫切的能源危機,中國的“頁巖氣革命”步伐也不斷加快。日前,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頁巖氣產業政策》,進一步明確了頁巖氣發展的規范和標準,并提出“頁巖氣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等的財政扶持力度”。政策的利好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相關概念股股價連日來一飛沖天。
頁巖氣再次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點。
10月3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頁巖氣產業政策》,提出頁巖氣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各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銷售市場。
受此消息提振,頁巖氣概念股順勢大漲。寶莫股份連續兩日漲停。盡管昨天大盤震蕩下跌,但山東墨龍、海默科技等概念股繼10月30日漲停后,昨日仍舊逆市上漲。
而日前,有消息稱第三輪頁巖氣招標有望在今年年底啟動。
產業政策在此時出臺,被認為有意為此次招標打氣,鼓勵多種企業主體進入頁巖氣領域。
但是,從頁巖氣第二次招標后的市場遇冷的情況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仍舊是開發的主力,民企多在勘測階段。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都認為,目前,培育新的能源公司,以鼓勵新的主體進入的具體措施都還不夠明晰。
頁巖氣定調市場化
未來價格或走高
產業政策指出,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制定公平交易規則,鼓勵供、運、需三方建立合作關系,引導合理生產、運輸和消費。
這被認為是此次產業政策的z*大亮點。
據了解,目前常規天然氣井口氣價格為每立方米1.5元,如果頁巖氣按照市場化定價,井口價有望達到2元每立方米,經濟價值大幅提升。
由于進口氣與國內氣價格倒掛,使進口天然氣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天然氣改革正逐步理順天然氣價格。
有專家認為,伴隨著頁巖氣出廠價格將實行市場定價的政策出臺,配合常規天然氣價格改革,未來頁巖氣價格上漲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產業政策s*次提出將頁巖氣產業列入戰略新興產業。
根據國務院文件定義,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
中投證券劉芷冰表示,市場普遍預期該產業政策的出臺將會在年底或明年年初,此時政策出臺超市場預期。
“s*次提出將頁巖氣發展列入戰略新興產業,顯示國家對頁巖氣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她認為。
但是,對此次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有些“失望”。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為此次政策從頭至尾并沒有涉及具體的“數字”,比如補貼額度,比如對設備企業的補貼等等。
她認為:“實質性利好政策仍未出現,但是這也算是一個信號,讓業內對后續細則政策仍有所期許。”
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盡管信心滿滿,但頁巖氣的開發并不順利。
目前,阻礙我國頁巖氣發展的s*要因素是前期投入巨大而且伴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口常規的頁巖氣井,鉆井成本在數千萬元甚至上億,部分氣井產氣率低甚至無氣流顯示。許多企業礙于此風險,遲遲不敢大規模上馬。尤其對于民企來說,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王曉坤認為,而此次政策集中在開采成功后的一些補貼和稅費減免,對中小民企來說吸引力略顯薄弱。
而實際上,大力發展頁巖氣卻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王曉坤表示,當前我國天然氣供應不足,發改委也發出警示,認為今冬明春存在“氣荒”可能。
與此同時,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2012年此比例為28%,今年前三季度就達到了32%,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將達到230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超過35%。
因此,國家希望通過各種手段增加國產天然氣以提高自給率,其中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等都成了重點關注的對象。
與頁巖氣勘探開發遇阻相比,資本市場卻是一片火熱。
受產業政策發布的消息提振,頁巖氣概念股順勢大漲。寶莫股份連續兩日漲停。盡管昨天大盤震蕩下跌,但山東墨龍、海默科技等概念股繼10月30日漲停后,昨日仍舊逆市上漲。
第三輪招標啟動在即
兩大石油巨頭仍是主力
日前,有消息稱,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z*快將在今年年底啟動,結果或將于明年公布,此輪招標規模將超過前兩輪的總和。
2012年,國土資源部共啟動了兩次頁巖氣招標,分別有4個和19個區塊投標成功。
第一次招標中標者為中石油和河南煤層氣,第二次放低了門檻,多家民企參與競標,但z*后中標者仍舊以央企為主,僅有兩家民企中標。
但是,熱鬧的招標過后,頁巖氣勘探開發卻顯得格外冷清。目前,頁巖氣的實際勘探進程遠遠低于預期,尤其是好的區塊都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氣區塊內,兩大石油巨頭曾多次被批評占有資源而不開發。
而值得欣慰的是,日前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已經有所進展。
根據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石化s*次從試驗井組中勘探出具有商業規模量的頁巖氣,有望成為我國頁巖氣革命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此前市場對我國頁巖氣不具備商業化開采的質疑。
據了解,涪陵地區中石化共鉆了30口頁巖氣試驗井,6口井有穩定測試氣量流出,其中一口每日產出高達54.7萬立方米,平均每口井日產出達18萬立方米。公司礦井基本都是高產礦井。
平安證券認為,在國內市場中,頁巖油氣開采已處于勘探開發關鍵時期,預計中石油、中石化于1年-2年內將在示范區取得生產規模上突破,非常規油氣開采進入起飛階段,支撐涉足高端油田服務及相關設備的企業盈利高速增長及較高估值水平。
不難發現,中石油和中石化仍舊是頁巖氣開發的領頭羊。
“民企多在勘測階段,開始挖井開發的幾乎沒有。”有接近市場的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試探開發。
還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頁巖氣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但目前頁巖氣開發主力仍是兩大石油巨頭。在能源改革和轉型的關鍵時期,中石化更希望通過對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在天然氣領域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很顯然,目前這種形勢并不符合產業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的初衷。
產業政策稱,鼓勵各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銷售市場,逐步形成以頁巖氣開采企業、銷售企業及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等多種主體并存的市場格局。
“在頁巖氣第二次招標過后,熱火朝天的頁巖氣有降溫的趨勢。”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與中小企業看不到未來有關,既然定位為新興產業,那該如何培育?產業政策并未給出明晰的措施。在兩大石油巨頭常規能源區塊內的優質頁巖氣資源,雖然它們有優先開發權,但是如果你不開發,就應該拿出來讓別人開發。培育新的能源公司,以鼓勵新的主體進入。這是“覬覦”頁巖氣的企業z*希望看到的。
來源:證券日報
頁巖氣定調市場化或為第三輪招標打氣有分析師稱,盡管頁巖氣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但目前頁巖氣開發主力仍是兩大石油巨頭。
面對日益迫切的能源危機,中國的“頁巖氣革命”步伐也不斷加快。日前,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頁巖氣產業政策》,進一步明確了頁巖氣發展的規范和標準,并提出“頁巖氣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等的財政扶持力度”。政策的利好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相關概念股股價連日來一飛沖天。
頁巖氣再次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點。
10月3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頁巖氣產業政策》,提出頁巖氣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各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銷售市場。
受此消息提振,頁巖氣概念股順勢大漲。寶莫股份連續兩日漲停。盡管昨天大盤震蕩下跌,但山東墨龍、海默科技等概念股繼10月30日漲停后,昨日仍舊逆市上漲。
而日前,有消息稱第三輪頁巖氣招標有望在今年年底啟動。
產業政策在此時出臺,被認為有意為此次招標打氣,鼓勵多種企業主體進入頁巖氣領域。
但是,從頁巖氣第二次招標后的市場遇冷的情況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仍舊是開發的主力,民企多在勘測階段。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都認為,目前,培育新的能源公司,以鼓勵新的主體進入的具體措施都還不夠明晰。
頁巖氣定調市場化
未來價格或走高
產業政策指出,頁巖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定價。制定公平交易規則,鼓勵供、運、需三方建立合作關系,引導合理生產、運輸和消費。
這被認為是此次產業政策的z*大亮點。
據了解,目前常規天然氣井口氣價格為每立方米1.5元,如果頁巖氣按照市場化定價,井口價有望達到2元每立方米,經濟價值大幅提升。
由于進口氣與國內氣價格倒掛,使進口天然氣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天然氣改革正逐步理順天然氣價格。
有專家認為,伴隨著頁巖氣出廠價格將實行市場定價的政策出臺,配合常規天然氣價格改革,未來頁巖氣價格上漲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產業政策s*次提出將頁巖氣產業列入戰略新興產業。
根據國務院文件定義,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
中投證券劉芷冰表示,市場普遍預期該產業政策的出臺將會在年底或明年年初,此時政策出臺超市場預期。
“s*次提出將頁巖氣發展列入戰略新興產業,顯示國家對頁巖氣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她認為。
但是,對此次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有些“失望”。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為此次政策從頭至尾并沒有涉及具體的“數字”,比如補貼額度,比如對設備企業的補貼等等。
她認為:“實質性利好政策仍未出現,但是這也算是一個信號,讓業內對后續細則政策仍有所期許。”
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盡管信心滿滿,但頁巖氣的開發并不順利。
目前,阻礙我國頁巖氣發展的s*要因素是前期投入巨大而且伴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口常規的頁巖氣井,鉆井成本在數千萬元甚至上億,部分氣井產氣率低甚至無氣流顯示。許多企業礙于此風險,遲遲不敢大規模上馬。尤其對于民企來說,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王曉坤認為,而此次政策集中在開采成功后的一些補貼和稅費減免,對中小民企來說吸引力略顯薄弱。
而實際上,大力發展頁巖氣卻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王曉坤表示,當前我國天然氣供應不足,發改委也發出警示,認為今冬明春存在“氣荒”可能。
與此同時,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2012年此比例為28%,今年前三季度就達到了32%,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將達到230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超過35%。
因此,國家希望通過各種手段增加國產天然氣以提高自給率,其中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等都成了重點關注的對象。
與頁巖氣勘探開發遇阻相比,資本市場卻是一片火熱。
受產業政策發布的消息提振,頁巖氣概念股順勢大漲。寶莫股份連續兩日漲停。盡管昨天大盤震蕩下跌,但山東墨龍、海默科技等概念股繼10月30日漲停后,昨日仍舊逆市上漲。
第三輪招標啟動在即
兩大石油巨頭仍是主力
日前,有消息稱,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z*快將在今年年底啟動,結果或將于明年公布,此輪招標規模將超過前兩輪的總和。
2012年,國土資源部共啟動了兩次頁巖氣招標,分別有4個和19個區塊投標成功。
第一次招標中標者為中石油和河南煤層氣,第二次放低了門檻,多家民企參與競標,但z*后中標者仍舊以央企為主,僅有兩家民企中標。
但是,熱鬧的招標過后,頁巖氣勘探開發卻顯得格外冷清。目前,頁巖氣的實際勘探進程遠遠低于預期,尤其是好的區塊都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氣區塊內,兩大石油巨頭曾多次被批評占有資源而不開發。
而值得欣慰的是,日前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已經有所進展。
根據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石化s*次從試驗井組中勘探出具有商業規模量的頁巖氣,有望成為我國頁巖氣革命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此前市場對我國頁巖氣不具備商業化開采的質疑。
據了解,涪陵地區中石化共鉆了30口頁巖氣試驗井,6口井有穩定測試氣量流出,其中一口每日產出高達54.7萬立方米,平均每口井日產出達18萬立方米。公司礦井基本都是高產礦井。
平安證券認為,在國內市場中,頁巖油氣開采已處于勘探開發關鍵時期,預計中石油、中石化于1年-2年內將在示范區取得生產規模上突破,非常規油氣開采進入起飛階段,支撐涉足高端油田服務及相關設備的企業盈利高速增長及較高估值水平。
不難發現,中石油和中石化仍舊是頁巖氣開發的領頭羊。
“民企多在勘測階段,開始挖井開發的幾乎沒有。”有接近市場的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試探開發。
還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頁巖氣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但目前頁巖氣開發主力仍是兩大石油巨頭。在能源改革和轉型的關鍵時期,中石化更希望通過對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在天然氣領域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很顯然,目前這種形勢并不符合產業政策鼓勵多種主體進入的初衷。
產業政策稱,鼓勵各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銷售市場,逐步形成以頁巖氣開采企業、銷售企業及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等多種主體并存的市場格局。
“在頁巖氣第二次招標過后,熱火朝天的頁巖氣有降溫的趨勢。”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與中小企業看不到未來有關,既然定位為新興產業,那該如何培育?產業政策并未給出明晰的措施。在兩大石油巨頭常規能源區塊內的優質頁巖氣資源,雖然它們有優先開發權,但是如果你不開發,就應該拿出來讓別人開發。培育新的能源公司,以鼓勵新的主體進入。這是“覬覦”頁巖氣的企業z*希望看到的。
來源:證券日報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